第三百五十四章 谁想不到的(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7      字数:3602
�由我朝提供的大量精锐武器,你们实力远超于他们,但也不能一味强攻。或拉拢,或强攻,趁着契丹没有办法注意你们时,将这一地区统一起来,壮大你们的实力。但这个也要分先后,先是联合乌昭度的安定国(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奥尔加),然后共同对付东北,与长白山北麓各部,哪里契丹不会太关注,将他们吞并下来后,实力进一步壮大,还要做一件事,向契丹上表称臣,迷惑他们,同时对付黄龙府附近的各部与铁骊。”

  “称臣?”

  “称臣是一种假像,这是为了赢得你们吞并其他各部的时间。一旦将这些部族联合起来,实力壮大之后,就不需要再称臣了,那时候你们要提出大义。”

  “大义?”燕颇与乌玄明根本就不知道它的作用。

  “就是正名,你们要立国称王,这样才有更大的号召力,再打出旗号,驱逐契丹,还我渤海,占领整个辽东。”

  燕乌二人深思。

  “这是我提供的战略,还有训练。我朝将士武力不及你们渤海战士,为何与契丹交战时占据上风,”宋九在吹牛了,这也是给他们信心:“不仅是兵力因素,我朝与契丹交战,多次以少胜多。这关健的原因,一是将领的指挥能力,二是军队训练有素,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我带来数员将领与一百多名侍卫,将由他们训练你们部族战士,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好。”燕颇道。

  他是原契丹大将,懂得更多军事方面的知识。

  “第三就是制度,没有制度,不成方圆。我提供给你们一种制度,各部联合制度,只要赞成你们恢复渤海国荣光的,大部族首领可以拜为王,中小部族首可以拜为公候,另外给他们议事权,同时你们用我朝提供的一些武器与支持,分赏给他们,以便拉拢,让你们上下一心。但有一点,一旦用兵时,必须各部主动出兵,以便与契丹相抗衡。”

  想要有一种成熟的制度,需要更多的细节。这必须慢慢来,宋九所讲的只是一个大概。

  “第四就是经济与生产,你们有许多宝贵的物产,如皮毛药材等等,我将提你们一些支持,运到我朝,换回你们需要的物事。同时还有耕作,虽然东北仅一季收成,可全是肥沃的黑土地,可以种植春麦,豆粟,只是你们种植方法太落后了,现在我带来一些人,由他们教导你们的百姓种植,以后推广这种先进的耕种方式。将会养活更多的人,也不愁交战时的粮草供给。只要这四条你们接受了,那么一个强大的渤海国就会屹立。”

  这就是宋九在涿州城的灵感。

  耶律休哥重伤,这几个月是不想好起来。

  然而那个萧燕燕是一个极其好胜的女人,一旦幽州稍做恢复,必然报复宋朝。没了耶律休哥,其他大将。宋九未必放在眼中。

  在他与赵匡义谈话中,也一再提醒赵匡义重视这个耶律休哥。

  那是一个妖孽程度可比拟韩信的人物。

  只要契丹报复,可能会失败,契丹将必会重新起用耶律休哥。这一拖,就会有一年多时间。

  有这个时间,在朝廷支持下。以及宋九指导下,乌舍国足以将实力范围延伸到黄龙府附近,甚至将后方安定国等处一一兼并。

  同时相关的制度也成立起来了,甚至先进的耕种方式也渐渐推广,那时契丹就是醒悟了,乌舍国早就尾大不掉。

  若不管,乌舍国会南下。整个辽东会丢失。若管,最少会牵制契丹十万以上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