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持续性的打脸(下)(3)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8 字数:3550
李继迁在大沙漠里兜了无数个圈子。终于在黄羊平再次站稳了脚根。
这时他又迎来一个机会。
拓跋遇想率部内迁,宋朝未同意。宋九未参与此事,就是参与了,同样未必会同意,不管拓跋遇是什么想法,一旦举族内迁,会让定难各部族想入非非。一定会产生不必要的骚乱。
但这让拓跋遇不满了,开始在银州闹事,结果被梁迥打得四散逃窜,跑到深山里不敢出来。这时候他听到李继迁消息,便派人与李继迁联系,想里应外合,一举拿下银州。
李继迁有些主意不定,拿下银州当然想了。可他数战数败,心中也害怕了。因此与张浦等人商议,张浦便献了一个计策。
曹光实此时正在银州城。
将相和,天下兴。
将相不和,国政必乱。
赵匡义也许想的是平衡之术,也许是对赵普的承诺。但实际东西两府不和,对国家没什么好处的。
包括西北军政事务。
按照宋九的想法。必须对李继迁斩草除根。
但宋琪虽是主战派,对李继迁支却是严格地执行着赵普的政策,以招安为主。
种种原因,宋九没有很好的说服力。南河套地形的复杂广大,还有宋朝民族政策的偏软,宋琪的想法得到大多数大臣认可。
这影响到前线的决策,不过招安想法在前线也占据着上风。
就在这时,李继迁忽然派使者向曹光实请降谢罪。
曹光实一听大喜,确实他此时是贪了功,若是他抢在尹宪之前受降成功,这个功劳就是他的了。还有他从未想到世上居然有这么一个“顽强”的勇士。李继迁打一次败一次,大约是被官兵打败了吧。
因此让他侄子曹克明殿后,他带着一百多人奔向黄羊平的葭芦川受降。
到了葭芦川,平川上有许多军队,前面是李继迁,李继冲,李大信,破丑重遇贵,张浦等人,正一起等着他呢。曹光实哈哈一笑,正准备拍马扬鞭,来到军前,好言安抚李继迁,忽然两边低矮的山丘上万箭齐发。
一代名将,宋朝罕见的文武双全的大臣曹光实就窝囊地死在了这个山谷里。还好,他的侄子曹克明来得及时,将他的尸体抢了回去。
曹光实死了,李继迁剥下宋兵的衣甲,从从容容地进入银州城。
这对夏银北部支持李继迁各部族是一件大振人心的消息,各部纷纷跑来投奔。短短几天内,李继迁实力就迅速的膨胀起来。
李大信建议李继迁自封西平王。
张浦说了一句:“自夏州入觐,无复尺疆,今甫得一州,遽尔自尊,恐乖众志。宜先设官授职,以定尊卑,预署酋豪,各领州郡,使人自为战,则中国疲于备御,我得尽力于西土矣。”
事后宋九听到这句话大惊失色,因为他想到了后来九字真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是我心也,”李继迁听从,仍称原来官职都知蕃落使,权代定难留后,张浦、刘仁谦分别为左、右都押牙,李大信、破丑重遇贵为蕃部指挥使,李光祜、李光允等人为团练使,弟李延信为行军司马。并分别预先许封了党项豪酋折八军、折罗遇、嵬悉咩,折御乜等人,分别封并州,代州、麟州、丰州等州刺史。
这条政策,更使许多部族来归,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