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中)(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8      字数:3506
守卫冲响了号角。

  可是来不及了,无数的宋军脚下穿着一种奇怪的鞋子。眨眼之间就到了他们身后,开始在河面上列阵。

  林八也惊醒了,他都来不及穿衣服,匆匆从营帐走出来,而这时宋军开始大踏步排着方阵,举着盾牌,走向岸。可能因为脚下那种鞋子的缘故,走得不习惯,方阵略有些散乱。

  林八大声喊道:“备战,备战。”

  然后让侍卫替他披盔甲。

  然而这时宋军已接近,举起盾牌,从背后拿出短矛,非是弓箭,可能它的距离不远,但不会受天气冷掣肘,杀伤力更胜于普通的弓箭。

  一排排短矛象巨大的雨点抛射而来,接着辽军便传出无数惨叫声。

  “上马,冲刺,”林八急切地吼道。

  然而后面继续一批批宋军到达。

  林八忽然想到他们在河面上前进的速度,又想到宋朝整个河北的河流密布,忽然毛骨悚然。

  这便是宋九的计策。

  弓箭不行了,可以用短矛代替,没有马匹的优势,但可以有另外一样东西,再配以优势兵力解决。然后就是溜冰鞋。跟后世比肯定有不小的差距,不过随着钢质量在提高,铸就工艺也在提高,以及游乐场的收益,它也在陆续改进。不过以前是为了玩乐的,根本就没有想到军事上。

  第一个辽国境内适用的范围只是在幽州的东南地区,与河北一样,湖多河多,然而人烟比较稀少。其次它只能用于严冬之时,而冬天出兵显然对宋军不利。因此以前赵匡胤似乎对它产生了兴趣,立即被宋九否决。

  限制性太大了。

  但在这时,却正好派上用场,辽国所抄掠的地区多是河北平原地区,至于太行山边一穷二白,或者西山地区,易守难攻,辽国干嘛派军队过去?

  于是抢制了一批鞋子,然后从京畿附近紧急挑选三万禁兵,封闭起来训练了数天。同时派人与李继隆联系,商议计策。

  并且它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个时辰能跑七八十里,从京城带上干粮,几乎不到两天就滑行到这里。甚至在河面上滑行,都能借助河面冰块的反光,不需要白天的光线行军,都是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滑到了。若不是有的兵士不熟悉,时不时滑倒,拖累了一些速度,速度还会更快。

  在一批兵士伤亡后,辽军终于清醒过来,披挂整齐,准备利用战马冲刺。

  宋军前面方阵后撤,继续抛投短矛,后面却闪出另外武装的宋兵,手中皆持着短斧,然后滚向地面,滚向辽军的马蹄下,抄起短斧向马腿砍去。虽有许多宋兵被战马践踏,然而更多的战马受惊,痛楚地嘶鸣着,将一个个辽兵从马背上掀翻下去。

  李继隆军营同时也吹响了号角,敲起了战鼓。

  “逃!”林八急了,都说漏了嘴。

  然而往哪里逃?

  这四周有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即便骑马都未必有宋兵在冰面上滑行得快。一队队宋军继续列成方阵狙击,无论逃向何方,宋军都象疯狗一样追上,然后撕咬。

  有的辽兵看到不对,慌忙地趴在地上举手投降。

  林八仓皇之下,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大约是向东逃吧,东边人少啊,只能向东边逃了,可没有人想过,往东逃逃向哪里,难道逃向沧州逃向大海?可林八不知道答案了。几股宋军顺着河面追过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