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上位(下)(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8      字数:3564
sp; 因此翻云覆雨般地恶搞。

  宋九怒极。于是上书。

  就说君子馆!

  他在瀛州斩杀赵延溥后,辽军从君子馆开始撤退,他率领军队追击骚扰,刻意察看了君子馆的地形。

  因此先说刘廷让之过,他是宋将。在宋境内却让耶律休哥抢先控制住君子馆战场有利的地形,这就是过。然而这又非是过。

  如宋九。在岐沟关几乎被耶律休哥牵着鼻子走,若非宋军上下抱成一团,拼命奋战,早就让耶律休哥大卸八块,就是这样,数战下来,死了多少宋兵?若是宋九有能力,或者耶律休哥稍弱一点呢?那时宋九手中有多少兵力,除那一夜奋战牺牲将士外,还有五万多精兵与乡兵。不过撤退罢了,为何那么难?

  所以输给耶律休哥并不耻辱。

  再说刘廷让失败,李继隆撤退,那时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几乎滴水成冰,不要说弓箭效果在下降,士兵们手都冻麻木了,都无法拉开弓箭,如何作战?但敌人不畏寒冷,还有那么多。有多少,事后有人说辽军有二十万人,实际没有,宋九偷鸡,将三支分兵南侵的辽军击溃,那时候就击俘了两万多兵马,但在君子馆一带还有近七万辽军。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兵力,宋九不敢下令让几路宋军强攻,而是逼出宋境。也就是君子馆会战辽军兵力几乎接近了十万人!

  但宋军那时候随着李继隆一撤,只有一万几千人。

  就是在那种恶劣的情况下,刘廷让仍在浴血奋战,甚至萧燕燕下令投降不杀后,仍无一宋兵投降,萧燕燕下令一律格杀勿论,于是整个战场成为一个屠宰场,宋九去的时候,许多人头与四肢仍冰封在积雪里,惨不忍睹。

  君子馆一战,无一宋兵投降!

  刘廷让一直打到最后,还是近百名精骑看到大势已去,才拼出一条血路,保护着刘廷让逃出来,近百名精骑只剩下几人而已。

  然后说李继隆,李继隆手中是一万杂牌军,余下诸将看到辽军势大,皆在做壁上观,只有李继隆孤军挺进。不管后面做了什么,仅是这一条就能赦免了。

  随后撤离,虽说迫于无奈,也能说明智,但也能说多少有些责任。

  所以刘廷让到了京城后,状告李继隆,想一想君子馆战场上的惨烈,那么多部下,那么多同袍,一个个惨烈的死了,刘廷让心中能不悲愤么?

  但是李继隆留下会发生什么?还是死路一条。

  实际两人各有各的道理,朝廷明智的做法各自调解。

  然而现在呢,在一群莫明其妙大臣折腾下,整就变了性质,刘廷让惨战如此,凭借这份惨烈,当真有罪?有没有罪,速到君子馆看一看吧,相信尽管朝廷派人掩埋死尸,在野外还有许多断肢残臂没有埋好。

  赵匡义看过奏折后,将刘廷让召进皇宫,然后将宋九奏折递给他说:“刘卿,你看一看吧。”

  刘廷让看完后,放声大哭。

  于是他不再追究李继隆,赵匡义也勒令官员不再找刘廷让麻烦。

  然而这次打击是惨痛的,宋九大病一场,刘廷让的心同样不是铁做的,不久因心情郁结,病重,他非是宋九,年数已高了,年底病逝。赵匡义愧疚,不管怎么样,如宋九所说的那样,至少刘廷让敢打,自己在愤怒之下,却由着文官折腾他,更不要说调解他与李继隆的恩怨了。于是追赠太师,录其子刘永德,刘永和。

  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