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野望(下)(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9 字数:3384
�样要休生养息。可这个宝贵的时间,灾害连连。春天又发生特大蝗灾,看样子今年还得继续“休生养息”。不过宋九终于明白赵匡义意思,他是急吼吼地想用小寇。
然而这个人选让宋九感到为难,不仅是沧州知州,那怕就是未来那个计划发起的人选也好找,但不仅如此,这是打算替朝廷将来顺便培养着枢密使的人选。
宋九迟疑地说:“吕端如何?”
雪藏了很多年,虽然他一度是赵廷美的人,可赵廷美也死了多年,好用了。
“不行,朕也准备重用此人。”
“陛下是说为将来打算的?”
赵匡义额首。
“这就有些难办啊,能看出来的,陛下将要一一重用,暂时看不出来的,臣同样也看不出来啊。”
“故朕与卿商议。”
“臣倒有一个人选,毕士安如何?”
赵匡义摇头。
这个人名气很大,然而曾担任很长一段时间赵元僖的王府记室参军,虽现在提为翰林学士,可中间弯弯绕绕很多。宋九却在心中一声叹息,心想吕蒙正很有可能要悲催。赵匡义虽在培养赵元僖,然而对儿子还是防备的,吕蒙正却不知,与赵元僖走得那么近……
然而宋九都不知道怎么劝说吕蒙正,难不成对吕蒙正说,沾到皇权,父子也不行!
宋九心中冥想,过了一会儿说道:“宋湜如何?”
此人乃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也就是与小寇他们一样,做官时间不长,然而名气不小。父亲温故后晋进士,叔父温舒后周进士。父亲早逝,然宋湜与哥哥宋泌励志苦学,事母孝敬。叔父温舒曾抚背说,此儿真国器,恨吾兄不及见也。
但最让他闻名天下的还是杨徽之,赵匡义提拨神童杨亿,杨徵之不以为然,却对自己这个外甥宋湜大加欣赏,认为宋湜才是国器。现在担任着判任刑部。
也就是名气大,然而真正才华可能还没有展现,暂时不需要重用他。
赵匡义想了一会道:“就是他吧。”
未来能重用更好,不能重用,相信知一个沧州问题也不要紧。
于是两府开始大的调动。
先是将张宏罢免,这个人才能比较差,加上西府有一个强势的宋九与一个能干的张齐贤。因此彻底消失,就是王显还能偶尔帮帮忙,但张宏除了见胥吏拱手劳揖,什么事儿都没了。
实际听诏书说将自己罢为吏部侍郎,张宏反而感到幸庆。不是自己不想做事,然而对军务不懂啊,如何做事,罢了也好,省得呆在西府尴尬。特别外界在议论,说是淳化年间的西府乃是宋朝开国以来最强的西府。然而一提起这个最强西府,自己懦谨无能便被人翻将出来议论,难不难受?
消失的还有一个人,辛仲甫,这个人有些类似西汉第一地方良吏黄霸,在地方上政绩赫赫。无人能及,然而到了宰府里,却没有了作为。
当初宋九因为其在地方政绩,对其倍加称赞,赵匡义也认同。事实到了中书后,连赵普都看不下去。
这次变动中也被罢免。
然而与张宏不同,听到宋九将辛仲甫喻为黄霸后。赵匡义啼笑皆非。因此虽罢其副相之职,但录其在地方,特别是在巴蜀的赫赫政绩,数子皆录用。
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