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将功折罪(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6:00      字数:3768

  宋九在李继隆临行前说这番话,就是害怕李继隆好大喜功。

  向上,敢战。是好事。

  但这时候宋朝同样有些苦逼了。

  因此必须要迅速休养息。

  ……

  益王赵元杰尝作假山,花了不少钱。假山成,请僚属观赏,众皆叹其美。唯益王府翊善姚坦不视,赵元杰强迫他看,姚坦说道:“但见血山,安得假山!”

  赵元杰大惊,这可不是好话啊,问其故。

  姚坦答道:“坦在田舍时,见到州县督税,上下相急以剥民,里胥临门,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血流满身,愁苦不聊生。此假山皆民租赋所出,不是血山是什么?”

  赵匡义正好也在命人造一假山,听说后说道:“伤民如此,何用山为!”

  命人将两山一起毁去。

  赵元杰一有错,姚坦便进劝,因此王府上下皆不喜。左右便教赵元杰称病不朝,赵匡义派御医来看,也看不好。于是召乳母入宫问情况,乳母不敢隐瞒,将真相说出。赵匡义大怒道:“吾先端士为王僚属者,固欲辅王为善,今不能用规谏,又诈称病,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未必如此,必尔辈为之谋。”

  于是派人将王府胥吏抓起来,杖数士,又召姚坦说道:“卿居王宫,为群小所嫉,大为不易,卿但能如此,无患谗言,朕必不听也。”

  姚坦从容答道:“臣闻宋公回,以为有边功。但不见自去年至今年,多处百姓流离失所,巴蜀乱象环生。若无此边功,用此钱帛宽民,何来患乎?”

  宋九要回来了,同时还带回来一批立功的将士,有的可能也会调到巴蜀平叛。不过要考虑到前线的情况,哪里更需要将士,特别是拿得出的名将坐镇。

  因此诏书未下,要等宋九回来决定。

  但京城里很热闹,张灯结彩。

  主要毁掉幽州,让赵匡义狠出了一口恶气。

  这个城池让他伤心了,以至每当天气恶劣之时,他的腿伤发作,让他痛得生不如死。

  还有就是感激。

  虽然赵匡义缺点不少,但一个大臣做到宋九这一步,岂能不喜欢?

  因此准备隆重地欢迎宋九。

  姚坦进谏便是指出这件事做得不对。

  倒不是他刻意找宋九麻烦,他还没那资格,然而不能好大喜功,不顾老百姓一味开边了。

  赵匡义叹息一声,说道:“明天朕告诉你答案。”

  风刮过了,没有保密的必要。

  赵匡义第二天刻意将两府两制三司以及其他重要的官员,包括姚坦,一起喊到西府,将那个计划打开。

  然后赵匡义面色沉重地说:“宋公有功,朕都不忌也。诸卿就勿要忌其功。朕不欲使宋公心寒,也不欲使天下功臣心寒。之所以得功,乃是朝廷谋定而后动。若非盗贼,北方未必不可平……”

  赵匡义说完了不由地摇头。

  就是到这地步,赵匡义与李继隆一样,还是想打一打,使辽国彻底的雪上加霜。毕竟辽国才是最大的边患。

  然而宋九说了,赵匡义便收回了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