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方(上)(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6:00 字数:3210
;这让潘怜儿无可否认了。
以前大禹划分九州时扬州是最末一州,水多啊!
水多沼泽多,蚊虫多,气候湿闷。
因此包括在唐朝,全国最好的地方是在关中。不过从唐朝开始,南方开始变得重要起来,到后期是一蜀二扬,最好是四川成都,第二好是扬州。
宋朝北方水土恶化,南方也越来越重要。
“第三是这里的人。他们比较纯善,虽然纯善意味着这里出不了多少好战士,但也意味着矛盾不会多,治安好,适宜居住。其次这里的人比较聪明。聪明也意味着狡猾,可也意味智慧,与谋手改善生活、创造财富的本领。因此我说它是天堂,但天堂之门没有打开之前,必须要有一个人去开启。”
“爹爹,你开启这个门吗?”暖暖问道。
“想试试。”
在这番对话中,宋九一家来到苏州。
这些年宋九积累了不少好名声,闻听宋九到来,苏州父老乡亲欢声雷动。但出忽他们意料,宋九完成交接后,便装离开苏州城,将政务交给了通判以及各个胥吏,下去转了一个多月才回来。
然后将苏州各个富豪召集。
这才开始治理。
宋朝官员是生活在天堂之中,相对而言除了极个别人,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其他人上上下下,其实就象苏东坡那样在大牢里呆了一呆也就放出来了,卢多逊虽苦逼,但也没有关进大牢。
特别是一些宰相外放后多有政绩,然而许多在地方上表现很出色的官员到了两府表现却不好。
实际这个道理很简单。
就象读书,在两府里日理万机,那是在大学里深造,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下放到地方没有压力,比如高中生进入初中读书,除非笨得不能再笨,不然表现能不好吗?但一些成绩好的初中生到了高中,课本难度增加,又未必成绩会好了。
宋九虽未成为东府相,不过担任了多少年的西府相,一个苏州是难不倒他的。
然而以他声望,那怕及格了都过不了关,因此要更好。
“诸位,夫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担心分得少,而是担心分得不均匀,不担心贫穷,而是担心不安定。”
宋九劈开第一句,让这些乡绅毛骨悚然,这个宋相公是神马意思啊?难道也想来一个均贫富?
“诸位,你们翻一翻史书,华夏大一统时间很短,夏商周不提了,太远,又是诸候制,不能算是真正大一统。要么就是秦汉晋隋唐以及我朝。秦朝不能算,那是一个暴虐的王朝,西汉不能算,王莽篡汉,天下不服。兴起激进的改革,让许多人怨气冲天,由是灭亡。西晋不能算,八王乱国,导致灭亡。余下的诸朝如何灭亡的?没有兼并严重,有没有张角?有没有孙恩?有没有瓦岗寨?有没有黄巢?”
“但你们放心。我不会剥夺你们的利益与财富,陛下也不会允许我这么做。不过我再说一件事,若是让你们去了夔峡地区,会不会积累如今的财富?为何,因为有良好的环境与基础。以前我说过开源与节流,有人认为天下财富是衡定的。开这个源便会少那个流。然而一个简单的道理,我朝国家收入几乎是太祖开国之初的四倍以上,为何民不苦?人口增加了,财富增加了,因此税务增加,民而不苦。”
“这就是开源,这就是我所说的基础。以及我以前在朝堂上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