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真三司使(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6:00      字数:3012
、王显都做为下属与宋九在西府共过事,甚至说受益非浅。

  不但他们,影响的还有石普,史上石普虽能打,不过其人比较贪婪,贪财贪功,但在宋九调教下,这些缺陷皆不大严重了。

  宋九言少事多,不象田锡他们大嘴巴整天乱喷,甚至不喜强烈的语气怦击时政,以至让吕蒙正与寇准有些不耻。

  不过张齐贤他们不会这样认为,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宋九的“可怕”。

  实际赵恒脑袋里也在回想一幕,那时他还小,父亲动怒,这个小九,好话不一定灵验,坏话却一定会生。

  他在边上问,宋九诅咒我朝?

  元侃啊,这不是诅咒,而是一种替国家的忧虑。

  那父皇为何动怒。

  不是动怒……唉,反正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如今赵恒明白了。

  他担心地看着宋九。

  “陛下,勿用担心,若真是如此,却是一次大好的时机,一次收复燕云的良机!”

  这一刻宋九眼中杀气腾腾。

  不管怎么说,辽国在北边那些残暴的行为,让他激怒了。

  ……

  宋九细细翻看着三司的账目。

  中国史书最奇怪的一幕,那就是记载战争时刻意地疏忽了后勤。

  原因简单,写到后勤就会碰到一个字,钱!

  若是真连钱字也不愿提,那倒是好事儿,实际古今往来的官员九成以上一个比一个贪!

  “虚伪的文化啊。”

  没有钱能办好事吗?

  因此赵恒问他计从何出,宋九说道:“我先去三司看一看。”

  但他的性格注定他这一辈子不能成为一个斗士,也不可能与寇准是一条路子的人,好处就是他不会得罪很多人,可能会让他富贵一生,坏处就是尽管有了金手指,不会起强烈的改革,以至他主持的革新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病。

  然而不能疏忽他的作用。

  就如他手中的这些个账册。

  去年一年总课铁量达到了三千九百多万斤,这是课铁量,也就是朝廷官坑上交的铁重量,实际全国总产量可能是它的三倍四倍。八万吨钢铁产量也许在后世真不算什么,但在这时代却有着无比的意义。因此这些年铁价不但没有随物价上涨,反而略略下跌了。当然宋九还是不大满意,太贵了,好一点的铁一斤还得要二十文钱。一吨好的熟铁意味着得要三万四千多文钱。实际这个价格最少要下跌到十文钱以下,才能迎来钢铁时代!

  不过铁价格虽不能让他满意,然而铁的质量非是昔日的钢铁质量所能相拟比的。

  变化的还有铜。

  去年的铜课量是两千五百多万斤,因为铜做钱,课量比重略高一点,但实际产量也不会低于六千万斤,当然,三万多吨的铜产量依然很低。不过远胜于另个时空的宋朝铜产量。

  这使得去年一年铸钱数量达到了近九百万缗钱。

  从他去江州开始提议冶铜铸钱,直到现在,一共铸钱几乎达到一亿四千多万缗钱,外加因为海外贸易的展,鼓励出口政策的刺激,还带回来数不清的金银。这些货币与准货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