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通航时间。
朝廷暂时不指望这里的税收,不过通航了,就能繁荣这里的商业,加强与中原的来往与联系,互补有无。
不指望这里的税务能保障官兵以及其他的支出,然而与如同西北一样,这里可以会练兵,可能发陆续发生一些战事,因此在前期不仅不指望税务,朝廷还要运送一部分物资来此。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必须先将人心拢住,那么先开始就必须要执行低税政策,除了辽南与沿海部分地区人口密集,自现在的铁岭,以前的银州向北,因为辽国将渤海国人口大多数强行迁向辽南或者中京一带,许多地区还是人烟空旷的所在,必须要有一个长时间的休生养息发展阶段。
当然治理好了,朝廷就可以征税了,如同宋九在岭南所做的那样,当然北方人更强悍,人烟更稀少,基础更差,朝廷想得到收益,会比广南更慢。
但现在朝廷也不急,若没有战争,或者将宋辽战争的费用节约下来,那就非常惊人了。
例如澶渊一战,就花费了几千万缗钱。
将这个费用节约下来,用在治理北方,会达到如何惊人的效应?
而且宋朝财政现在依然很健康,可能接下来三四年里会很难,但难就难在这三四年。并且书院开始尝试着将蒸汽机放在船上,利用螺旋桨推动船只前进。
这个技术可能还要几年才能成熟。
它不是使船只变得更快,但它意味着一旦成功,便不需要借助季风航行,若是远可能技术跟不上,但辽东不是太远,那怕是绕道混同江入海口,一路有海岸线,有供给,相信高丽人会听话的,况且也会给他们带来收益,那么就不需要季风,来回通航。
但这是能治理好的情况才投入这些钱帛与人力的。
往北就不行了,天气更寒冷,人烟更稀少,往西同样又不行了,大漠地带,人烟稀少不算,没有河流通达,有河流通达也不能让船航行到哪里。在这时代,船只仍然是运费最少的交通工具,没有船,用车子推到大漠深处,想也不要想哪!
这依然是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
赵恒到达上阳府。
诸多部族酋首来朝拜。
辽国当初多么强大,在萧燕燕带领下,差一点将高丽灭国。连高丽人的开京城都攻下了。乌玄明当初闹得那么大,最后也被灭国,逃到宋朝郁郁寡欢之下去世。阻卜多次叛乱,也被镇压。
然而宋朝大军来了。两个月即将辽国灭亡了。
这样想是错误的。实际辽国灭国应当从去年九月总攻宋朝就开始了,若非所有精锐军队一起丢在宋朝。萧燕燕、韩德让等人也丢在宋朝,那结果又会是两样。
就是五月宋朝开始再度进攻,若是耶律隆庆不将军队集中,于锦州南部与宋朝决一死战。那么这次宋朝进攻还会发生许多麻烦,可能收复辽国最少还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其实一旦拖长了,宋朝惫于战争,困于财力,最后能不了了之。
不过表面上宋朝确实只用了五十来天,便将上京中京一起拿下。
并且几场大会战。宋军杀伤了无数辽军。
在北方,素以强者为尊,当然也颠覆了宋朝大多数官员的观念。
于是“万族”来朝,既然北方诸族奉行强者为尊的理念。于是赵恒起驾去了上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