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驰名之作,流风余韵()
作者:忘世经纶      更新:2024-09-23 16:11      字数:2113
  “哈哈哈,我就说简小兄不会让我失望的,果真如此。”四平老人谢长亭放声笑道。

  简青书微一沉吟,抬头道:“江、风、柳、山、雨、舟、亭、草八个字中,前七个字刚才各位先生已经写得不少,青书就取最后一个草字作诗,题目叫做《琵琶亭早春》。”

  众人一怔,这题目倒也平常,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简青书抬脚跨出第一步,念道:“江畔小雨润如酥……”

  “好!”众人赞道。

  开篇第一句已经显露出不凡,尤其是将雨比喻成酥油,这是很少见的写法,准确地捕捉到了浔阳江畔丝丝细雨的细滑润泽。

  青书跨出第二步,继续念道:“草色遥看近却无……”

  “妙!”这一次的声音更大。

  这第二句紧接着前一句,写琵琶亭外的小草沾染细雨后的景色。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时刚刚发芽的小草所表现出来的朦胧景象。

  简青书接着跨出第三步。

  大家以为他会在此时诵出第三句,没想到他并没有开口,接着又走了一步,第四步。

  是不是文思不续,接不上来了?

  众人正想着,他却开口念出了第三句:“若到一年春好处……”脚步不停,嘴里也不停,继续念道:“绝胜烟柳满浔都!”

  念完,停步,不多不少,正好五步。

  “高!”众人惊叹,已经说不出什么来了,许多人摇头晃脑的反复朗诵着,沉醉在这首诗的意境之中。

  简青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只不过是把唐宋八大家中韩愈的一首《早春》根据现场环境稍作修改而已。

  就算是原作“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也不过是韩愈中等偏上的作品,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样的诗篇要多少有多少,为什么这群老夫子会如此激动?

  不过他立即就释然了,圣痕大陆这个时代也就相当于前世的随末唐初,加上历史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连“唐初四杰”存不存在、出生与否都还不知道,更不用说唐宋八大家了,《早春》虽然只是韩愈中等偏上的作品,但要是放在大唐之前,也算是了不得的佳作了。

  “老夫看简小兄这首《琵琶亭早春》,应该是这次文会的魁首,排名甲甲。”悟庸子冯庸率先发表意见。

  “我赞同!简小兄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奇特、前所未有,后两句‘若到一年春好书,绝胜烟柳满浔都’更有一股傲视天下的霸气,我喜欢……”四平老人谢长亭表示支持,不过说到这里,却突然间意识到什么,一下子停住了嘴。

  江畔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若到一年春好书,绝胜烟柳满浔都。

  这首诗除了写得很好之外,原本也没有什么,但巧就巧在,不久之前,顾玉清顾公子刚刚写了一首《咏柳》,其中有两句是“水畔二月犹萧索,翠柳开枝方是春”。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二月份了,浔阳江畔还是孤寒冷清,只有等翠柳开支发芽了,才象征着春天正真到来,而简青书《琵琶亭早春》则说,“若到一年春好书,绝胜烟柳满浔都”,若果到了一年中春光最好的时候,这满地的绿草,一定能够胜过浔阳江的满城柳树。

  简青书甚至将柳树称之为“烟柳”,烟花柳巷,这么一来,贬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