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碧血剑(72)(2)
作者:
金庸 更新:2024-09-23 18:07 字数:4984
�见他穿着锦衣卫服色,脸上又蒙了布,不觉疑虑不定,刚问得一声:“尊驾是谁?”外面奔进五个人来,当先一人与安大娘招呼一声,见到屋中情状,愕然怔住。
门外锦衣卫见进来人多,怕安剑清一人有失,早有两人抢进门来,举刀欲砍,袁承志出掌砍劈,两名锦衣卫颈骨齐断。门外敌人陆续进来,袁承志劈打抓拿,提起来一个个都掷了出去,有的刚奔进来就给踢出,片刻之间,打得十二名锦衣卫和内廷侍卫昏天黑地,飞也似的逃走了。袁承志撕下布条,塞入安剑清耳中,又从死人身上扯下两件衣服,在他头上包了几层,教他听不见半点声息,瞧不见一点光亮,然后扯去蒙在自己脸上的破布,向五人中当先那人笑道:“大哥,你好。闯王好么?”
那人一呆,随即哈哈大笑,拉着他手连连摇晃。原来这人正是李闯王手下大将、袁承志跟他结为义兄弟的李岩,其余四人是他卫士。
袁承志无意中连救两位故人,十分欢喜,转头对安大娘道:“安婶婶,你还记得我么?”这时离袁承志在安大娘家避难时已有多年,他从一个小小孩童长大成人,安大娘那里还认得出?
袁承志从内衣袋里摸出当日安大娘所赠的金丝小镯,说道:“我天天带在身边。”安大娘猛然想起,拉他凑近烛光看时,果见他左眉上淡淡的有个刀疤,又惊又喜,道:“啊,孩子,你长得这么高啦,又学了这一身俊功夫。”袁承志道:“我在浙江见到小慧妹妹,她也长高啦!”安大娘道:“不知不觉,孩子们都大了,过得真快。”向躺在地下的丈夫瞧了一眼,叹了口气,喟然道:“想不到还是你这孩子来救我。”
李岩不知他们曾有一段故旧之情,听安大娘满口叫他“孩子,孩子”的,只道两人是亲戚,笑道:“今日之事好险。我奉闯王之命,到河北来约几人相见。锦衣卫的消息也真灵,竟会得到风声,在这里埋伏。”承志问道:“大哥,你朋友快来了吗?”
李岩尚未回答,远处已闻蹄声,笑道:“这不是么?”从人开门出去,不久迎了三人进来。这三人一个田见秀,一个刘芳亮,都是当年在圣峰嶂会上见过的。他二人已不识袁承志,袁承志却还记得他们相貌。另一个姓侯,名叫侯飞文,却曾在泰山大会中见过。三人与李岩招呼后,侯飞文向袁承志恭敬行礼,说道:“盟主,你好!”
李岩与安大娘都道:“你们本来相识?”侯飞文道:“袁盟主是七省总盟主,众兄弟齐奉号令。”李岩喜道:“啊,我忙着在河南办事,东路的讯息竟都隔绝了。原来出了这样一件大事,可喜,可贺。”袁承志道:“这还是上个月的事,承好朋友们瞧得起,给了这样一个称呼,其实兄弟那里担当得起?”侯飞文道:“盟主武功好,见识高,那是不必说了,单是这份仁义,武林中哪一个不佩服?青州这一战,咱们‘金蛇王’营大大露脸,全仗袁盟主带头。”
李岩喜道:“那好极了。”当下传达了闯王的号令。原来李自成在河南南阳、汝州大破兵部尚书孙传庭所统官兵十余万,进迫潼关,命李岩秘密前来河北,联络群豪响应。
侯飞文道:“盟主你说怎么办?”袁承志道:“闯王义举,天下豪杰自然闻风齐起。小弟便发出讯去。咱们七省好汉,要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六人说得慷慨激昂,眉飞色舞。袁承志说起在直鲁边境马谷山一带驻有三营队伍,有六七千人马,是自己部属。李岩大喜,说道:“我也听到了‘金蛇营’的名声,却打听不到‘金蛇王’的姓名,原来便是你贤弟。我去禀明闯王,这三个营归你指挥。咱们的兵力可更大了。”
李岩又道:“官军腐败已极,义兵一到,那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只是眼前却有个难题。”袁承志道:“什么?”李岩道:“刚才接到急报,说有十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