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碧血剑(73)(3)
作者:
金庸 更新:2024-09-23 18:07 字数:4901
��弄,无意中在枪扣上一扳,只听得轰的一声,烟雾弥漫。沙天广坐在她对面,幸而身手敏捷,急忙缩头,一顶头巾打了下来,炙得满脸都是火药灰。青青大惊,连声道歉。沙天广伸伸舌头,道:“好厉害!”
众人把另外两把短枪拿来细看,见枪膛中装着火药铅丸。程青竹道:“火药本是中国物事。咱们用来打猎、放烟花、做鞭炮,西洋人学到之后却拿来杀人。这队洋兵有一百多人,一百多枝枪放将起来,可不是玩的。”各人均觉火器厉害,不能以武功与之对敌,一时默然无语,沉思对策。
胡桂南道:“袁相公,我有个上不得台盘的鬼计,不知行不行?”铁罗汉笑道:“谅你也不会有什么正经主意。”袁承志道:“胡大哥且说来听听。”胡桂南笑着说了。青青首先拍手赞好。沙天广等也都说妙计。袁承志仔细推想,颇觉此计可行,于是下令分头布置。
那西洋女子若克琳的父亲本是澳门葡萄牙国大官,于年前逝世。她这次要搭乘运送大炮的海船回归本国,因此随同送炮军队北上,再赴天津上船。彼得是她父亲的部属,与若克琳相爱已久。雷蒙来自葡国本土,见到美人,便想横刀夺爱。他虽官阶较高,自负风流,却无从插手,老羞成怒之余,便向情敌挑战,比剑时操之过急,反致失手,而行使诡计,又给袁承志突来闯破。彼得以他是上司,不敢怎样,只有加紧提防。
这日来到一处大村庄万公村,在村中“万氏宗祠”歇宿。睡到半夜,忽听得人声喧哗,放哨的洋兵奔进来说村中失火。雷蒙与彼得急忙起来,见火头已烧得甚近,忙命众兵将火药桶搬出祠堂,放于空地。忙乱中见众乡民提了水桶救火,数十名大汉闯进祠堂,到处泼水。雷蒙喝问原因。众乡民对传译钱通四道:“这是我们祖先的祠堂,先泼上水,免得火头延烧过来。”雷蒙觉得有理,也就不加干涉。那知众乡民信手乱泼,一桶桶水尽往火药上倒去。洋兵拿起枪杆赶打,赶开一个又来一个,不到一顿饭功夫,祠堂内外一片汪洋,火药桶和大炮、枪枝,无一不是淋得湿透,火势却渐渐熄了。
乱到黎明,雷蒙和彼得见乡民举动有异,火药全都淋湿,枪枝又少了许多,心想这地方有点邪门,还是及早离去为妙,正要下令开拔,一名小军官来报,拖炮拉车的牲口昨晚在混乱中尽数逃光了。雷蒙举起马鞭乱打,骂他不小心,命钱通四带洋兵到村中征集。不料村子虽大,却一头牲口也没有,想是得到风声,把牲口都藏了起来。
这一来就无法起行,雷蒙命彼得带了钱通四,到前面市镇去调集牲口。
雷蒙督率士兵,打开火药桶,把火药倒出来晒。晒到傍晚,火药已干,众兵正要收入桶中,突然民房中抛出数十根火把,投入火药堆中,登时烈焰冲天。众洋兵吓得魂飞天外,纷纷奔逃,乱成一团。雷蒙连声下令,约束士兵,往民房放射排枪。烟雾弥漫中只见数十名大汉窜入林中不见了。雷蒙检点火药,已烧去了十之八九,枪枝也失了大半,十分懊丧。等到第三日下午,彼得才征了数十匹骡马来拖拉大炮。
在路上行了四五日,这天来到一条山峡险道,眼见是极陡的下山路,雷蒙与彼得指挥士兵,每一尊大炮由十名士兵用巨索在后拖住,以防山路过陡,大炮堕跌。山路越走越险,众人正自提心吊胆,全力拖住大炮,突然山凹里飕飕之声大作,数十枝羽箭射了出来。
十多名洋兵立时中箭,另有十多枝箭射在骡马身上。牲口受痛,向下急奔,众洋兵那里拉扯得住?十尊大炮每一尊都重达千余斤,下堕之势非同小可。加之路上又突然出现陷坑,许多骡马跌入坑里。只听得轰隆之声大作,最后两尊大炮忽然倒转,一路筋斗翻了下去。数名洋兵给压成了肉酱。前面的八尊大炮立时均受推动。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