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飞狐外传(18)(3)
作者:
金庸 更新:2024-09-23 18:08 字数:4988
��一招以力碰力,招数相同而处于逆势,原是太极拳中的大忌,与他适才所说“双重行不通”的拳理截然相反,即令是高手逢着低手,也非败不可。旁观众人倒有半数轻轻“噫”的一声。陈禹反掌一探,已抓着赵半山手腕,就势一带,将他庞大的身躯举了起来,随即甩了出去。
孙刚峰与吕小妹齐声大叫:“啊哟!”胡斐却笑着叫道:“妙极,妙极!”赵半山身在半空,心中暗叹:“无怪北宗太极盛极中衰。孙刚峰枉为一派掌门,却不及一个小小孩子,竟瞧不出我此招的妙用。”跟着一阵欢喜:“这孩子领悟了我指点的拳理精义,立即能够变通,聪明才智,当真难得,是老天生下来的武学高手!”他费了这么多力气心血,旨在指点胡斐武功,见胡斐一点即明,通晓武学要诣,心中大喜。
陈禹将敌人抓起,又惊又喜,这一下成功,远非他始料所及,用力甩出,满拟就算不能伤敌,也可全身而出商家堡。那知举臂力挥,赵半山手掌翻过,反而将他手腕拿住,这一甩竟没将他摔出。
陈禹大惊,左掌随即向上挥击,赵半山居高临下,右掌按落。啪的一声,双掌相交,两只手掌就似用极黏的胶水黏住了。陈禹左掌前伸,赵半山右掌便后缩,陈禹回夺,他便跟进,胖胖的身躯仍双足离地,为陈禹举在半空。
按常理一人给对手举起,已处于必败之地,但赵半山知对方功力与自己相差太远,故行险着,要将平生所悟到最精奥的借力打力拳理,指点胡斐。双足离地,身子凌空,其行动之不能自如,已到极处,所有招数劲力,纯须顺应对手,要从不由自主之中而得自由自在,可说是武学的最高境界,而胡斐之所不明者,也正在此。
他左手抓住陈禹右腕,右掌与他左掌相黏,不论陈禹如何狂甩猛摔,始终不能使他有一足着地。赵半山二百来斤的身子压上对方双臂,初时陈禹尚不觉得怎样,时刻稍久,膀子上的压力越来越重,就似举了一块二百多斤的大石练功一般。若真是极重的一块大石,也就罢了,但赵半山人在空中,双足不绝寻瑕抵隙,踢他头脸与双目。
陈禹又支持片刻,已额头见汗,猛地一个箭步,纵向柱边,挥手运力,想将敌人身子往柱子上撞去。赵半山右足早出,撑在柱上。先前他身子在半空,压在陈禹膀上的只能是自身重量,要加上一两一钱的力道也绝不能够,此时撑了柱子,一股强力如泰山压顶般盖将下来。陈禹双臂格格作响,如欲断折,暗叫:“不妙!”急忙跃开。
这时他全身大汗淋漓,渐渐湿透衣衫,不论使地堂拳着地打滚,或纵横跳跃,赵半山始终身在半空,将自身重量压在他身上。
胡斐见赵半山的武功如此神妙,又惊奇,又欢喜,细细体会他不使半分力道、却能制敌的妙理精义。只见陈禹身上汗水一滴滴的落在地下,就像是在一场倾盆大雨下淋了半天一般,不多一会,满地都是水渍。
胡斐还道他是出尽全力,疲累过甚。马行空、王剑英等行家,却知陈禹每流一滴汗水,功力便消耗一分,待得汗水流无可流,那便是油尽灯枯、毙命之时了。
陈禹自己也何尝不知,只觉全身酸软,胸口空洞洞地难受之极,猛地想起:“我使云手累死吕希贤之时,他身上所受、心中所感,定与我此时一般无疑。这真叫做自作自受,眼前报应。”一想到性命难逃,不禁害怕之极,刚勇之气尽消,再没半分力道相抗,突然双膝跪下,哀声号叫:“赵三爷饶命!”
赵半山轻轻向后一纵,伸出右掌,喝道:“留着你这奸徒何用?”正要挥掌向他天灵盖击落,却见他仰脸哀求,满面惊惧凄惨之色。
赵半山素来心肠仁慈,纵遇穷凶极恶的神奸巨憝,只要不是正好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