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飞狐外传(63)(3)
作者:金庸      更新:2024-09-23 18:08      字数:4937
幅,正楷书着一篇庄子的〈说剑〉,下面署名的是当今乾隆皇帝之子成亲王。胡斐自也不知这篇文字乃后人伪作,并非真是庄子所撰。坐了一会觉得无聊,便默默诵读,好在文句浅显,倒能明白:“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心想:“福大帅召集天下掌门人大会,不知是否在学这赵文王的榜样?”

  待读到:“……臣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说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他心道:“庄子所说此人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那自是天下无敌了,看来这庄子是在吹牛。至于‘示虚开利,后发先至’那几句话,确是武学中的精义,不但剑术是这样,刀法拳法又何尝不是?”

  忽听得背后脚步之声细碎,隐隐香风扑鼻,他回过身来,见是个美貌少妇,身穿淡绿纱衫,含笑而立,正是马春花。

  胡斐立时明白:“原来这里是福康安的府第,我怎会想不到?”

  马春花上前道个万福,笑道:“胡兄弟,想不到又在京中相见,请坐,请坐。”说着亲手捧茶,从果盒中拿了几件细点,放在他身前,又道:“我听说胡兄弟到了北京,好生想念,急着要见见你,要多谢你那一番相护的恩德。”

  胡斐见她发边插着一朵小小白绒花,算是给徐铮戴孝,但衣饰华贵,神色间喜溢眉梢,那里是新丧丈夫的寡妇模样?淡淡的道:“其实都是小弟多事,早知是福大帅派人来相迎徐大嫂,也用不着在石屋中这么担惊受怕了。”

  马春花听他口称“徐大嫂”,脸上微微一红,道:“不管怎么,胡兄弟义气深重,我总是十分感激的。奶妈,奶妈,带公子爷出来。”

  东首门中应声进来两个仆妇,携着两个孩儿。两孩向马春花叫了声“妈!”靠在她身旁。两个孩儿面貌一模一样,本就玉雪可爱,这一衣锦着缎,挂珠戴玉,更显得珍重娇贵。马春花笑道:“你们还认得胡叔叔么?胡叔叔在道上一直帮着咱们,大恩大义,你们要永远记在心里!快向胡叔叔磕头啊。”二孩上前拜倒,叫了声:“胡叔叔!”

  胡斐伸手扶起,心想:“今日你们还叫我一声叔叔,过不多时,你们便是威风赫赫的皇亲国戚,那里还认得我这草莽之士?”

  马春花道:“胡兄弟,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能答允么?”胡斐道:“大嫂,当日在商家堡中,小弟为商宝震吊打,蒙你出力相救,此恩小弟深记心中,终不敢忘。日前在石屋中小弟助你抗拒群盗,虽是多管闲事,瞎起忙头,不免教人好笑,但在小弟心中,总算是为了报答你昔日的一番恩德。今日若知是你见招,小弟原也不会到来。从今而后,咱们贵贱有别,再也没什么相干了。”这番话侃侃而言,显是对她略感不满。

  马春花叹道:“这两个孩儿,是我在跟徐师哥成亲之前,就跟他们爹爹有了的。虽然说来羞人,然而这是实情,胡兄弟是自己人,我要亲口向你告知,决不是我贪图富贵,跟这两个孩儿的爹爹串通了,谋杀亲夫……我对徐师哥虽然一向生不出情来,但他一直待我很好,他不幸丧命,我是很伤心的……”说着眼泪成串落在胸前。两个孩儿过去拉住她手,轻叫“妈妈,妈妈!”虽不知母亲为何伤心,却示意安慰。

  马春花又道:“胡兄弟,我虽然不好,却也不是趋炎附势之人。所谓‘一见钟情’,总是前生的孽缘……”她越说声音越低,慢慢低下了头去。

  胡斐听她说到“一见钟情”四字,触动了自己心事,登时对她不满之情大减,说道:“你要我做什么事?其实,福大帅还有什么事不能办到,你却来求我?”马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