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鹿鼎记(74)()
作者:
金庸 更新:2024-09-23 18:11 字数:4957
韦小宝问道:“争吵什么?”陶红英道:“有的旗主想占了整个中国。有的旗主却说,汉人这样多,倘若造起反来,一百个汉人打一个旗人,旗人那里还有性命?不如大大的抢掠一番,退回关外,稳妥得多。最后还是摄政王拿了主意,他说,一面抢掠,将金银珠宝运到关外收藏,一面在中国做皇帝,如汉人起来造反,形势危急,旗人便退出山海关。”
韦小宝道:“原来当时满洲人,对我们汉人实在也很害怕。”
陶红英道:“怎么不怕?他们现在也怕,只不过我们不齐心而已。好侄儿,鞑子小皇帝很喜欢你,如你能探到那八部经书的所在,咱们把经书盗了出来,去破了鞑子的龙脉,那些金银财宝,便可做为义军的军费。咱们只要一起兵,清兵便会吓得逃出关去。”
韦小宝对于破龙脉、起义兵并不怎么热心,但想到那座山中藏有无数金银财宝,不由得怦然心动,问道:“姑姑,这宝山的秘密,当真是在那八部经书之中?”
陶红英道:“我太师父对我师父说,那镶蓝旗旗主有一天喝醉了,向他小福晋说,他将来死后,要将一部经书传给小福晋的儿子,不传给大福晋的儿子。小福晋很不高兴,说一部佛经有什么希罕?那旗主说,这是咱们八旗的命根子,比什么都要紧,约略说起这部佛经的来历。太师父在窗外听到了,才明白其中道理。后来太师父练成了武功,我师父也已跟她老人家学艺多年,太师父便出手盗经,却因此给人打得重伤,临死之前,派我师父混进宫来做宫女,想法子盗经。镶蓝旗旗主府里有武功高手,只道到宫里盗经容易得手。岂知师父进宫不久,发觉宫禁森严,要盗经书更加千难万难。她跟我挺说得来,又听我说起大明公主的事,心怀旧主,便收了我做弟子。”
韦小宝道:“怪不得老婊子千方百计的,要弄经书到手。她是满洲人,不会去破龙脉,想来是要得宝山中的金银财宝。不过她既是太后,要什么有什么,又何必要什么财宝?”又想:“那么海老乌龟又干么念念不忘的,总是要我到上书房偷经书?嗯,他不会当真想要经书的,或者是想诱我上当,招出是谁主使我毒瞎他眼睛,或者是想由此查到害死端敬皇后的凶手。他心里多半认定,主使者跟凶手就是同一人。要骗得海老乌龟吐露心事,现下我可没这本事,阎罗王只怕也办不了。”
陶红英那猜得到韦小宝的心思转到了海大富身上,说道:“说不定那宝山之中另有什么古怪,连太师父也不知道的。师父在宫里不久就生病死了。她老人家临死之时千叮万嘱,要我设法盗经,又说,盗经之事万分艰难,以我一人之力未必可成,要我在宫里收一个可靠的弟子,将经书的秘密流传下去。这一代不成,下一代再干,可别让这秘密给湮没了。”
韦小宝道:“是,是!这个大秘密倘若失传,那许许多多金银财宝,未免太……太可惜了。”
陶红英道:“金银财物倒也不打紧,但如让满洲人世世代代占住我们汉人江山,那才是最大的恨事。”
韦小宝道:“姑姑说得不错。”心中却道:“这成千成万的金银财宝,倘若不拿出来大花一下,那才是最大的恨事。”他年纪幼小,清兵屠杀汉人百姓的惨事,只从大人口中听到,并未亲历。在宫中这些时候,满洲人只太后一人可恨,海大富虽曾阴谋加害,毕竟是自己害他的多,他害自己的少。其余自皇帝以下,个个待他甚好,也不觉得满洲人如何凶恶残暴。他也知道,自己若不是得到皇帝宠爱,那些满洲亲贵大臣决不会对他如此亲热、如此奉承,但究竟见到满洲人和蔼的多,凶暴的少,是以种族之仇、家国之恨,心中却是颇淡。
陶红英道:“在宫中这些年来,我也没收到弟子。我见到的宫女本已不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