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鹿鼎记(116)(4)
作者:
金庸 更新:2024-09-23 18:12 字数:4907
用在这里不妥,突然想到说书先生说三国故事,有一回书叫做“关云长水淹七军”,便道:“小桂子水淹七军。”
康熙更加好笑,缚好裤子,笑道:“那一日咱们捉到这臭贼,当真在他身上撒尿。”
康熙坐回阶石,只听得庙外脚步声甚响,虽无人喧哗,显是已有不少人聚集在外,韦小宝道:“看来他们已把那些恶喇嘛都捉了来。皇上真是洪福齐天,凑巧之极,刚好这时候赶到,把这些恶喇嘛一网打尽。”康熙道:“那倒不是凑巧,我得到你的密报,派人查察,得讯之后,急速赶来,却已慢了一步,让这些恶喇嘛惊动了圣驾。若不是你机灵,我可终身遗恨无穷,罪不可逭了。”韦小宝奇道:“奴才没给您什么密报啊。”
康熙道:“我派侍卫到少林寺传旨,他们说见到了一个蒙古王子,几个喇嘛,又有几名武官。是不是?”韦小宝道:“是啊。”康熙道:“你吩咐他们暗中查察,这几人办事倒也得力。一查之下,便查到那蒙古王子叫作葛尔丹。那武官名叫马宝,是吴三桂那厮手下的总兵。他们和一众喇嘛混在一起。”
韦小宝一拍大腿,说道:“原来如此!奴才见他们鬼鬼祟祟,不是好人,倒不知竟是吴三桂的部下。”其实那些人的姓名来历,他早已得知,要赵齐贤等查察,意在追寻那绿衣女郎,顺便诬陷吴三桂,想不到竟会引得小皇帝赶上五台山来。
康熙道:“我大清向来信奉喇嘛教,西藏活佛教下那些喇嘛深明佛法,良善恭顺,我起初也没在意,后来侍卫张康年跟踪青海喇嘛,听到他们大集人手,要到五台山来捉拿一位重要人物。他不知事情重大,又跟了好几天,这才回京奏知。我一听之下,知道情形不对,岂有不急的?当即火速启程,只是皇帝出京,啰里啰唆的仪注架子一大套,我虽下旨一切从简,还是迟到了一天。”
韦小宝道:“吴三桂这反贼如此大胆,竟敢派遣数千喇嘛,前来得罪老皇爷,那……那不是公然造反么?”康熙嘘了一声,道:“小声!我只知他手下总兵和这些喇嘛结伴同行。他是否就此造反,现下还不能确知。”韦小宝道:“一定反,一定反!如他是好人,怎会差遣手下大将,去和这些恶喇嘛阴谋暗害老皇爷?”
康熙道:“他自然不是好人。”心下沉吟,缓缓的道:“不过我年纪还小,行军打仗还不是他对手,最好咱们再等几年,等我再长大些,等他又老了些。那时再动手,就可操必胜。小桂子,你不必性急,多过一天,对咱们就多一分好处,对他便多一分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