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侠客行(81)(2)
作者:
金庸 更新:2024-09-23 18:31 字数:4681
�形:“张氏以发长委地,立梳牀前。公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张熟视其面,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急急梳头毕,裣衽前问其姓。”真是雄奇瑰丽,不可方物。
虬髯客的革囊中有一个人头,他说:“此人天下负心者,衔之十年,今始获之,吾憾释矣。”这个负心的人到底做了什么事而使虬髯客如此痛恨,似可铺叙成为一篇短篇小说。我又曾想,可以用一些心理学上的材料,描写虬髯客对于长头发的美貌少女有特别偏爱。很明显,虬髯客对李靖的眷顾,完全是起因于对红拂女的喜爱,只是英雄豪杰义气为重,压抑了心中的情意而已。由于爱屋及乌,于是尽量帮助李靖,其实真正的出发点,还是在爱护红拂女。我国传统的观念认为,爱上别人的妻子是不应该的,正面人物决计不可有这种心理,然而写现代小说,非但不必有这种顾忌,反应去努力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但〈虬髯客传〉实在写得太好,不提负心的人如何负心,留下了丰富的想像余地;虬髯客对红拂女的情意表现得十分隐晦,也自有他可爱的地方。再加铺叙,未免是蛇足了。(现代电影和电视的编剧人最爱“加添蛇足”,非此不足以示其陋,总认为原作有所不足,再加蛇足方为完全,不明艺术中“空白”的道理。近代中国影视殊少佳作,固不足异。)《新唐书·李靖传》中说:“世言靖精风角鸟占、云侵孤虚之术,为善用兵。是不然。特以临机果,料敌明,根于忠智而已。俗人传着,怪诡禨祥,皆不足信。”李靖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于唐武功第一,在当时便有种种传闻,说他精通异术。
唐人传奇《续玄怪录·李卫公别传》中写李靖代龙王施雨,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中引用了这故事,《说唐》更把李靖写成是个会腾云驾雾的妖道。“风尘三侠”的故事,后世有不少人写过,更是画家所爱用的题材。根据这故事而作成戏曲的,明代张凤翼和张太和都有〈红拂记〉,凌濛初有〈虬髯翁〉。但后人的铺演,都写不出原作的神韵。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认为陈忱《后水浒传》写李俊等到海外为王,是受了〈虬髯客传〉的影响,颇有见地。然而他说〈虬髯客传〉“是一篇荒唐不经的道士气息很重的传奇文”,以“荒唐不经”四字来评论这“唐代第一篇短篇小说”(胡适的意见),读文学而去注重故事的是否真实,完全不珍视它的文学价值,当是过分重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之过。
历史上的名将当然总是胜多败少,但李靖一生似乎从未打过败仗,那确是古今中外极罕有的事。可是他一生之中,也遇过三次大险。
第一次,他还在隋朝做小官,发觉李渊有造反的迹象,便要到江都去向隋炀帝告发,因道路不通而止。李渊取得长安后,捉住了李靖要斩。李靖大叫:“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李渊觉得他言词很有气概,李世民又代为说项,于是饶了他。这是正史上所记载李靖结识、追随李世民的开始。
李渊做皇帝后,派李靖攻萧铣,因兵少而无进展。李渊还记着他当年要告发自己造反的旧怨,暗下命令,叫峡州都督许绍杀了他。许绍知道李靖有才能,极力代为求情。不久,李靖以八百兵大破冉肇则,俘虏五千余人。李渊大喜,对众公卿说:“使功不如使过,这一次做对了。”有功的人恃功而骄,往往误事,而存心赎罪之人,小心谨慎,全力以赴,成功的机会反大,那便是所谓“使功不如使过”。李渊于是亲笔写了一封敕书给李靖,说:“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其实说“久忘之矣”,毕竟还是不忘,只不过郑重声明以后不再计较而已,所以在慰劳他的文书中说:“卿竭诚尽力,功效特彰,远览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