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2章 倚天屠龙记(19)(3)
作者:金庸      更新:2024-09-23 18:37      字数:4963
br />
  张翠山伸手接住,见是一柄油纸小伞,张了开来,见伞上画着远山近水,数株垂柳,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题着七个字:“斜风细雨不须归。”杭州伞上多有书画,自来如此,也不以为奇,伞上的绘画书法多出自匠人手笔,便和江西的瓷器一般,总不免带着几分匠气,岂知这把小伞上的书画竟颇为精致,那七个字微嫌劲力不足,当出自闺秀之手,但颇见清丽脱俗。

  张翠山抬起了头看伞上书画,足下并不停步,却不知前面有条小沟,左足一脚踏下,竟踏了个空。他变招奇速,右足踢出,身子腾起,轻轻巧巧的过了小沟,犹似凌虚飞行一般。只听得舟中少女喝了声采:“好!”张翠山转过头来,见她头上戴了顶斗笠,站在船头,风雨中衣袂飘飘,真如凌波仙子一般。

  那少女道:“伞上书画,还能入张相公法眼么?”张翠山于绘画向来不加措意,留心的只是书法,说道:“这笔卫夫人名姬帖的书法,笔断意连,笔短意长,极尽簪花写韵之妙。”那少女听他认出自己的字体,心下甚喜,说道:“这七字之中,那个‘不’字写得最不好。”张翠山细细凝视,说道:“这‘不’字写得很自然啊,只不过稍见少了点含蓄,不像其余六字,余韵不尽,观之令人忘倦。”那少女道:“是了,我总觉这字写得不惬意,却看不出是什么地方不对,经相公一说,这才恍然。”

  她所乘江船顺水下驶,张翠山仍在岸上伴舟而行。两人谈到书法,一问一答,不知不觉间已行出约有半里。这时天色更黑了,对方面目已瞧不清楚。那少女忽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张相公指点,就此别过。”她手一扬,后梢舟子拉动帆索,船上风帆慢慢升起,白帆鼓风,登时行得快了。张翠山见帆船渐渐远去,不自禁的感到一阵怅惘,只听得那少女远远说道:“我姓殷……他日有缘,再向张相公请教……”

  张翠山听到“我姓殷”三个字,蓦然一惊:“那都大锦曾道,托他护送俞三哥的,是个书生打扮、相貌俊美的女子,自称姓殷,莫非便是此人乔装改扮?”他想至此事,再也顾不得什么男女之嫌,提气疾追。帆船驶得虽快,但他展开轻功,不多时便已追及,朗声问道:“殷姑娘,你识得我俞三哥俞岱岩吗?”

  那少女转过了头,并不回答。张翠山似乎听到了一声叹息,只是一在岸上,一在舟中,却听不明白,不知到底是不是叹气。

  张翠山又道:“我心下有许多疑团,要请剖明。”那少女道:“又何必一定要问?”张翠山道:“委托龙门镖局护送我俞三哥的,可就是殷姑娘么?此番恩德,务须报答。”那少女道:“恩恩怨怨,那也难说得很。”张翠山道:“请问殷姑娘在何处遇到我三哥,如何救了他?”那少女道:“我在钱塘江畔见俞三侠倒卧在地,便顺手救起。”张翠山道:“我三哥到了武当山下,却又遭人毒手,殷姑娘可知道么?”那少女道:“我很难过,也极抱憾。”

  他二人一问一答,风势渐大,帆船越行越快。张翠山内力深厚,始终和帆船并肩而行,竟没落后半步。那少女内力不及张翠山,但一字一句,却也听得明白。

  钱塘江渐到下游,江面更阔,而斜风细雨也渐渐变成了狂风暴雨。

  张翠山问道:“昨晚龙门镖局满门数十口被杀,是谁下的毒手,姑娘可知么?”那少女道:“我跟都大锦说过,要好好护送俞三侠到武当,倘若路上出了半分差池……”

  张翠山道:“你说要杀得他镖局中鸡犬不留。”那少女道:“不错。他没好好保护俞三侠,这是他自取其咎,又怨得谁来?”张翠山心中一寒,说道:“镖局中这许多人命,都是……都是……”那少女道:“都是我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