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5章 倚天屠龙记(92)(3)
作者:金庸      更新:2024-09-23 18:38      字数:4995
间真气自动冲解,便即回复行动。

  杨不悔眼睁睁的瞧着他,心下大为骇异,这时她手足上麻木已消,记挂着父亲的安危,站起身来,说道:“我爹爹伤得怎样?无忌哥哥,你在这里等我,回头再见。这些年来你好吗?我时时记着你……”一面说,一面奔了出去。

  张无忌问那小鬟道:“姑娘,那和尚逃到这房里,却忽然不见了,你可知此间另有通道么?”那小鬟道:“你当真非追他不可吗?”张无忌道:“这和尚伤天害理,作下无数罪孽,我……我……便到天涯海角,也要追到他。”那小鬟抬起头来,凝视他脸。

  张无忌道:“姑娘,如你知道,求你指点途迳。”那小鬟咬着下唇,微一沉吟,低声道:“我的命是你救的,好,我带你去。”张口吹灭了烛火,拉着张无忌的手便走。

  注:有批评家认为明教中有彭和尚乃十分滑稽可笑之事,明教非释教,如何能容和尚?其实明教自波斯传入中土后,门户广大,兼收并蓄,并不如后世宗教之严分派别。彭莹玉和尚、布袋和尚均为明教中人,史有明文。彭和尚系白莲宗,为元末起义人士中大名鼎鼎之人物;布袋和尚为弥勒宗,以“弥勒出世”作反元号召。宗教问题向来十分复杂,涉及历史者当以史书记载为根据,不宜以后世或目前的情况想当然的推断过去情况。明教初入中土时,吸收有基督教中之nestorian 教派(景教)。明教中有和尚,毫不希奇。朱元璋曾做和尚,又是明教的大领袖,应该不可怀疑了吧?冷谦、铁冠道人、周颠三人似奉道教,是否属明教则史无明文。此三人均历史人物,冷谦与周颠传说中为仙人。张三丰后世亦传其为仙人,当与王重阳、丘处机等人类似。其实世上是否真有仙人,大可怀疑。

  在今日欧美,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堡垒分明,但四教同出一源,四教分立之初,不易分家,在英、法、德、瑞士等国,当年何人属新教或天主教,殊不易分。不可妄以今日所知,推断过去实情。佛教在印度初兴时,与耆那教亦不易分,后来传入中土,魏晋之际,往往借道家学说传道,请阅《世说新语》可知。明教之《大云光明经》,内容极似佛经,以初入中土,采佛教方式传教,易为人接受。

  第二十回

  与子共穴相扶将

  张无忌跟了她没行出几步,已到床前。那小鬟揭开罗帐,钻进帐去,拉着张无忌的手却没放开。张无忌吃了一惊,心想这小鬟虽既丑且稚,总是女子,怎可和她同睡一床?何况此刻追敌要紧,缩手回挣。那小鬟低声道:“通道在床里!”他听了这五字,精神一振,再也顾不得什么男女之嫌,但觉那小鬟揭开锦被,横卧在床,握住了他手一拉,便也躺在她身旁。不知那小鬟扳动了何处机括,突然间床板侧动,两人便摔了下去。

  这一摔直跌下数丈,幸好地下铺着极厚的软草,丝毫不觉疼痛,只听得头顶轻轻声响,床板已回复原状。他心下暗赞:“这机关布置得妙极!谁料得到秘道的入口处,竟会是在小姐香闺的牙床中。”站起身来,拉着小鬟的手,快步而行。

  跑出数丈,听到那小鬟足上铁链曳地之声,猛然想起:“这位姑娘是跛子,足上又有铁链,怎能跑得这般快?”便即停步。那小鬟猜中了他心意,笑道:“我的跛脚是假装的,骗骗老爷和小姐。”张无忌心道:“怪不得我妈妈说天下女子都爱骗人。今日连不悔妹妹也来暗算我一下。”此时忙于追敌,这念头只在心中一转,随即撇开,在甬道中曲曲折折的奔出数十丈,便到了尽头,圆真却始终不见。

  那小鬟道:“这甬道我只到过这里,相信前面尚有通路,可是我找不到开门的机括。”张无忌伸手四下摸索,前面是凹凹凸凸的石壁,没一处缝隙,在凹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