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绰号“周七叉”(2)
作者:贼道三痴      更新:2024-09-24 00:23      字数:3138
高,说低不低,应该正好压李大人一头。”

  此言一出,林岱、徐刺史、范判官等人都是失色,徐刺史不住摇头,喃喃说:“狂生,狂生,弄不好要掉脑袋啊。”

  李大人讥讽的笑容僵在脸上,将酒盏往几案上重重一顿,大声道:“好,本使今天就要看看你怎么压我一头——来人,取笔墨纸砚。”

  周宣说:“何须笔墨,口占即可,不知李大人是要和在下比吟诗还是比填词,我无所谓,李大人随便出题,悉听尊便。”

  那李大人见周宣一副恃才放旷的派头,心想:“莫非此人真有大才?”说:“就各填一阙词,请林都护出题。”

  林岱沉吟着,很宽泛地出题说:“就以春雨为题吧,词牌不限。”

  周宣双手互握,学温庭筠那样叉手,叉了七叉,笑道:“我已得了一阙,如果李大人也得了,就请李大人先朗诵。”

  在座宾客无不吃惊,史上才思敏捷以“曹七步、温八叉”为最,曹子建有七步吟诗之才、温飞卿作诗时双手虎口对叉八下,八韵诗就出来了,而这个周宣,坐在那里一步未动,双手只叉了七下,就填好一阙词了?那么此人之才岂非更胜曹子建、温飞卿了!

  年轻气盛的李大人也很吃惊,说:“你既已先得,自然你先吟诵。”

  “好,那就由在下先来,李大人可借这时间赶紧构思,哈哈,我这阙词用的是唐玄宗教坊曲牌《定风波》。”周宣又满饮了一杯,徐徐吟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两壁的女乐已经在林岱的示意下停止了丝竹管弦,周宣清朗的嗓音响彻高堂,众宾客表情各异,有佩服的、有赞叹的、有闭目摇头吟哦的、有看李大人脸色的……

  那李大人在心里将周宣口诵的《定风波》词默诵了一遍,击节赞道:“清空旷达,超凡脱俗,果然好词!”

  看来这位年少俊傲李大人虽然对周宣心有不满,但却不是颠倒黑白、卑鄙猥琐之人,懂得欣赏好词。

  既然李大人开了口,众宾客也都纷纷夸赞。

  李大人目视周宣,这时已不存藐视、讥讽之意了,说:“周公子的确填得好词,但我觉得这阙词应该是周公子宿构,而非口占之作。”

  周宣朗声一笑:“那就请李大人再出题。”

  李大人略一思索,说道:“今日是八月初六,再过九日就是月圆中秋佳节,就请周公子以中秋明月为题填词一阙如何?”

  周宣说:“没问题,张口就来。”心想:“把‘明月几时有’再吟一遍就是了。”

  李大人怕他又有宿构,以前就填过中秋词,决定提高考题难度:“还请以《念奴娇》为词牌。”心想:“《念奴娇》词牌在民间流传不广,就算你周宣通晓词律,对《念奴娇》肯定不甚熟悉,不信你一时半会能填得出来!”

  周宣脑子飞速一转,应道:“好,就是《念奴娇》。”

  以李大人为首的众宾客一齐注目周宣,只见他又开始叉手,一下、两下、三下……不多不少正七下,然后便是举杯一饮而尽,朗声笑道:“有了,各位听好了,《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