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兵临通道(三)(2)
作者: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3:14      字数:3454
��到了,以朱总司令名义签发的电报命令18团坚守通道县城,妥善保管缴获的资金,明日上午要大力筹集洋油、药品、粮食等物资,一军团二师明日下午赶到县城,要18团做好后勤准备,军委纵队和随行的一军团一师11日上午赶到通道县城与18团汇合。一军团的回电是向18团学习,坚决消灭一切敌人。五军团和34师的回电是祝贺英雄的18团为红军又立新功。

  看完电报,刘一民明白部队在通道县城可以好好休整两天了。征求蔡中和刘建立、李清的意见后,刘一民命令各营派出警戒,安排部队宿营。

  为了确保部队宿营时的安全,刘一民特意要求以后部队宿营安排岗哨时,除明岗外,必须安排游动哨和潜伏哨。排级单位宿营岗哨一明两暗,连级单位宿营除岗哨一明两暗外,增设一个轻机枪组暗哨,营级单位宿营增加游动哨,全团宿营增加重机枪组暗哨。排以上单位宿营时正副职干部按班查哨。暗哨位置设置由各单位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亲自设定,其他人不得过问。

  对于有干部提出暗哨是不是太多、会不会影响战士体力恢复的问题,刘一民的答复是红军擅长游击和偷袭,我们会的敌人稍微一动脑子就明白,经常偷袭别人就要防止别人偷袭自己,设置暗哨是保证部队安全的必要措施,目的是为部队争取预警时间,因为战斗力再强的部队,宿营时都是最虚弱的时候。

  后来,这条规定被军史学家称为通道训令,成了红十八团及其由它衍生发展的所有部队的一个传统,在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战斗征程中,无论是蒋军,还是日军,甚至日军的特种部队,都没有对红十八团及其衍生部队偷袭成功的战例。

  考虑到红十八团本质上属于重组部队,新兵多,成分复杂,编成后还没有经历硬仗、恶仗的洗礼,而西延整军时只是完成了部队编组,在干部配备、兵种设置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急需加强。特别是各连基本没有党支部、班排没有党小组的状况必须改变。刘一民和蔡中商量,迎接到军委纵队后,要求上级多派政治干部和参谋、后勤、炮兵、骑兵、工兵、通信等技术干部,最好是红军学校毕业的,团部增设参谋处、后勤处,直属部队增设工兵连,战斗部队连以上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均按一正两副的比例配齐干部,恢复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

  蔡中认为参谋、后勤、政工、工兵、通信干部都好说,炮兵和骑兵干部不好说,一是我们没有炮和马,二是红军各团都没有设炮兵和骑兵。

  刘一民直接回答说,大炮就在敌人哪里,很快就是我们的,到时候缴获了大炮,总得有人会使吧?至于骑兵,我们先搞点川马,将来有机会再搞新疆马、蒙古马甚至东洋马,关键是先找来教官训练,免得将来缴获了战马没人会骑,只好杀掉吃肉。

  看刘一民言之凿凿、信心十足,蔡中也来劲了,说你的设想很好,我们努力争取吧。

  刘建立请示俘虏怎么处理,刘一民想到后世历史记载的还乡团做的恶和造的孽,就交代政治部主任李清明天组织召开一个公审大会,除了把商会会长放了外,其余的县长、党部书记、警察局长、保安团长、财政局长一律枪毙,俘虏的邮政局职工、财政局职工有愿意参加红军的尽量动员参加红军,其他职工明天就放了。至于保安团士兵和警察,挑选年轻体壮、素质较好、身世清白的动员参加红军,加上明天扩红的新兵,一律交由新兵营负责训练,其他的先关着,我们撤退的时候再教育释放。个别特别反动的要坚决镇压。

  李清建议说应该由苏维埃政府组织公审,我们公审可能违反政策。

  刘一民思考了一下,说我们现在没有条件成立通道县苏维埃政府,这些人又罪大恶极,如果不镇压,红军走后,他们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