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0一章 训导(3)
作者: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3:54      字数:7244
  刘一民心里对孙楚实际上非常恼恨,这家伙,脑子让驴踢了,好好的一顿接风酒,算是让他给搅和了。不过,心里恼恨是恼恨,孙楚的问题还得回答不是?

  本来,刘一民完全可以说,我是个军人,而且是过路探望阎司令长官叙旧的,这些事情请阁下与八路军总部联络,也可以与我党中央领导人联络,求得答复。一推二五六。但是,刘一民不想这样,他知道晋绥军虽然和八路军、中央军相比,力量弱了点,战斗力也不行,但总归是中国的抗日武装,拉比弃好。而且,这段时间,阎锡山领导晋绥军确实是坚决抗战的,虽然没有打过大规模的战役,也没有打过很有亮点的战斗,但确实是在和日军厮杀。山西战场也正是因为八路军、晋绥军、中央军并肩作战,才迫使日军不得不取守势。

  刘一民喝了口茶,看了一眼阎锡山、赵戴文和几个晋绥军主将,慢悠悠地说道:“阎司令长官、赵主席、各位将军:今天我是来看望阎司令长官和各位的,其实也就是在太原和阎司令长官一见如故,有点想他了。孙将军刚才说的话,按理说我现在不在山西作战,不能对山西战场指手画脚,我也没有接到我党中央、八路军总部要我负责向二战区长官部、晋绥军解释有关政策的任务,对孙将军的疑问和看法没有回答义务。但是,我们都是革命军人,是战场上并肩杀敌的战友,这战火连天的,我们能坐到一起就是一种缘分、福分。我有一些肺腑之言,想给各位说说,不知道是否会打扰大家的酒兴?”

  阎锡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强人,是玩政治手段的高手。虽然有点恼恨孙楚没有眼色,在酒桌上招惹连小鬼子都害怕的刘一民,但孙楚的话确实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他也想听听刘一民如何回答。因此,刘一民一说,阎锡山马上就说到:“老弟啊,你可是全**民推许的抗日名将,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我老汉正等着你帮老汉解疑释惑呢!”

  刘一民这才说道:“阎司令长官去日本留学五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中山先生当年来山西时,曾与阎司令长官秉烛长谈,托付大事。我想问问阎长官,以你的真实观感,我**事实力、经济实力与日本国到底差距有多大?”

  阎锡山没有想到刘一民上来向他发问,默想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老弟,不怕你泄气。这小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励精图治,无论政治、经济、军事,都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而我国长期处于内战状态,教育落后,大多数民众都是文盲。这就限制了我们的经济和军事发展。要说我国和日本的差距,不好说,如果我国没有战争,和平发展,我估摸着得有10年或20年时间才能赶上小日本。这一打仗么,就不好说了。”说完,阎锡山忍不住又叹口气,不自觉地就端起碗喝了一口。

  刘一民转向孙楚,问道:“孙将军,你曾直接指挥平型关作战,以你的感觉,我军和日军对阵,抛开奇袭、伏击等手段,正常的阵地战,战损比是多高?”

  孙楚楞了一下,脱口而出:“十比一”。

  刘一民叹了口气:“日本经济总量比我国强大的多,政治上又有统一稳固的政权,军事上动员体制完备,武器系统整齐匹配,建成了强大的陆海军,打仗打的是陆海空立体作战。阎司令长官说我国与日本国力相差10年、20年,我觉得说的很中肯。这也是小日本胆敢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所在。孙将军说的战损比十比一也很客观,所有正面战场的阵地作战基本上都是这样。大家想一下,日军这么强横,我们死十个,他们才死一个,照这样打下去,我军很快就会拼光的。这抗战还怎么打么?”

  赵承绶听的泄气,端起酒碗咕咚一下,就喝了一大口。

  刘一民声音陡然间提高了几度:“没法打也得打,就是我们打不赢,死光了,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