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三章 再别西安(5)
作者: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3:55      字数:7519
��都会是什么表现。算来算去,觉得如果自己被王明之流肃反,**可能会给中央写信,刘伯承可能去找**反映,徐向前很可能在肚子里生闷气。至于警备师、保安师的董振堂、罗炳辉,他们在党内地位不高,恐怕连和王明说几句硬话都说不出。只有贺龙可能会拼死相救。没办法,一个人一个性格。想想历史上贺龙的遭遇,刘一民就想,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一定要修改历史,避免悲剧重演。

  刘一民对贺龙说,晋西北苦焦,只能一年一熟,还大部分是粗粮,120师困难最大。他回山东后,要设法筹措一笔款子,支援120师。最起码可以让120师从内蒙的牧民手里买一些牛羊,改善一下战士们的生活。

  贺龙好酒量,一听刘一民这样说,马上就喊战士们把酒杯撤掉,拿碗来,要和刘一民连碰三碗。心疼的邻桌的**直喊贺胡子不要发酒疯,他的茅台酒有限,经不起贺胡子大碗喝。

  **话音未落,**、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陈昌浩全部站了起来,一个个都要换大碗,说是115师、120师、独立师都很困难,山西长期坚壁清野,部队吃饭都是问题,陕西根据地的经费、粮食都用来赈灾了,部队供应保证不了。刘一民不能厚此薄彼,他们就是泼上喝醉,也得让教导师给弄点钱,让战士们改善改善生活。

  刘一民心里好笑,说陕西的粮食都赈灾了,这不假。说没有钱,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些伙计们的部队扩大的太快了,国民政府给的军费肯定不够,陕西财政给的钱恐怕也不够。不然的话,有潼关的金矿、有煤有油,还有完备的财税体系,教导师又没有花过中央一分钱,他们哪里会缺钱么!

  **自从在涪嘉战役中受刘一民扩大部队的启发后,掌握了先结婚后恋爱的真谛,115师这一年来扩大的很快,他本人的性格也有变化,端着酒碗非要和刘一民喝酒。喝完,把嘴一抹,就说能不能支援115师一部分武器,就是教导师淘汰下来的武器都行。刘一民总不能眼看着精锐的115师武器不全吧?

  这顿酒喝的,简直成了讨债会。刘一民喝的头都大了,不过他不晕,给几个师领导说的很清楚,还是老办法,武器、钱换人,不要求多,一个师给他派一个红军营,必须是一色的老红军。要不然就是部队对调,他出一个装备齐整的警备旅,换一个空手的老红军团。最后,还是**一语定乾坤,从115师、独立师、120师、129师、警备师、保安师各抽一个营的老红军,支援教导师扩大部队。教导师除了已经起运的大炮和炮弹外,给115师、独立师、120师、129师支援一批武器弹药和军费。以后,等山东兵工厂正常运营后,定期给几个师补充弹药。

  酒席结束后,男同志们都走了,邓大姐、贺大姐、康大姐、刘大姐都留了下来,陪李韵说了半天话,主要就是劝慰。

  都是女同志,李韵的年龄也不是很大,也就四十多一点,和邓颖超她们很能说得来。但是一提起唐星樱离婚的事,就忍不住掉眼泪。说刘一民辜负了唐星樱,闺女在山东还不知道咋过呢。

  邓颖超就劝李韵两口子去山东,照顾唐星樱和两个孩子的生活,也可以在山东工作,发挥专业才能。

  李韵知道这几个女人是**、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的夫人,也是**内元勋级的干部,很有权威。就对邓颖超说刘一民不让他们去山东,要不然请邓大姐和首长们说说,把闺女调回来,免得在山东尴尬。

  邓颖超一听,就喊刘一民,说他不通情理,老人想去山东看望女儿、孙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能不让去呢?中央不是已经批准让他们去了么,为什么刘一民就不答应呢?

  说完刘一民,邓颖超就劝李韵,唐星樱现在是山东妇委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