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八章 扩军方案(2)
作者:
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3:55 字数:5338
基本上是零。短期内,政府开支只能靠渤海银行借款,根本不可能实现收支平衡。既然要发展根据地经济、教育、卫生、科技、交通,这个因素不能不考虑。另外一条是,目前从天津、青岛、济南缴获的钱财基本上都用来作渤海银行的股本金了,物资全部控制在后勤司令部,好的一点是部队没有向政府要军费,不好的一点是政府没有自有资金,有些工作很难开展。能不能给山东抗日民主参议会拨一笔经费,用以维持各级政府开支。待形势稳定后,再从税收中归还。
见刘一民、罗荣桓都没有表态,黎玉又说道:“别的不说,光是教育一项,就得花不少钱。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教师可以实行供给制,抗大一分校属于军队建制,也是供给制。但山东大学不能实行供给制,准备聘请的教授都要给工资,还得想法添置教学仪器,这些开支是必须要出的。一个教授每月的工资最少也要200元,高的甚至要到五、六百元。加上中小学的开支,不说新建了,就是恢复到战前原有的教育水平,就是一项很大的开支。”
刘一民说话了:“支援山西各师的武器不能少,钱也不能少,就按每师50万元的标准。独立师多加10万元,他们没有军饷,全靠陕西根据地供给,现在陕西根据地由于救济四川灾区,对前线部队的供应跟不上了。山西是个苦焦地区,我们吃白面、大米、玉米、红薯,细粮比粗粮的比例高,他们是粗粮比细粮比例高,困难时候甚至粗粮都不能保证。都是党领导的八路军,他们还都是老部队,对革命的贡献比我们大,不能总是我们吃白馍他们吃粗粮。再说了,苦难也是暂时的,只要熬过今年冬天和明年春上,等明年八百里秦川夏粮丰收,部队供应就会改善。另外,1000支三八大盖也不能少,日式步枪的性能比我们淘汰下来的七九步枪要好的多。如果不是考虑扩军,那就是一色的三八大盖了。再说了,各师还要支援我们一部分老红军,这可是最宝贵的。这个数目基本可以了,按照民国初年的物价,10万大洋就可以装备一个步兵师了。现在是抗战时期,物价都涨了,枪炮没地方买也就算了,粮食也没地方买问题就严重了。多给点,可以让几个师宽裕一点。扩军后的武器缺口我已经想好了,一个是打仗缴获,再一个就是我们造。这个同志们不用担心”。
针对黎玉提出的问题,刘一民回答到:“黎玉同志提的问题很实在,确实需要给政府划拨一部分经费。不过这牵涉财经制度问题,而且花的钱也不是小数。现在是战争年代,大的投资不可能有,也不能有。战争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打不赢的话,一切发展都是空话。政府的一切收入和支出,都要围绕保证战争需要来进行。比如修道路,首先是要保证军事需要,其次才是保证商路需要。再比如医疗卫生,要两手抓,一手抓军队野战救护和后期治疗,一手抓民办医疗机构的恢复发展。教育也是这样,首先抓干部培训、军事教育,其次才是抓基础教育,重点恢复中小学教育,第三个才轮到大学教育。工业也是这样,不可能办规模较大的厂,只能是小规模、便于隐蔽,建的越大,包袱就越大,小鬼子轰炸时的损失就越大。对此,认识上必须清楚。”
联想到经济工作容易滋生**,必须防微杜渐,而要想杜绝**,就必须从财经制度和监督上下功夫。刘一民接着说道:“经过攻占天津、青岛和济南后,我们的缴获很大,有了一定经济实力。正因为此,我们才成立了渤海银行。同志们,渤海银行的资本金很大,比日伪开办的联合银行都大的多的多。如何管好用好这笔钱,让渤海银行成为山东根据地经济发展和军事斗争的资金后盾,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过去,我军根据地小,长期处于缺钱状态,一个一切缴获要归公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现在不行了,这么大的根据地,工业、商业、农业、交通、文化、教育、卫生,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五脏俱全。党政军是供给制,商业和工业、农业就不行了,那得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