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九章 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他(4)
作者:
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3:56 字数:6394
把事情挑明了,既表扬了各地方势力参加抗战一年来的功绩,又敲山震虎,起到了威慑作用。
蒋介石看到刘一民说的“哪一个龟儿子敢跟着汪精卫跑,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他!”时,用笔在下面连划三道,还专门注到:“大英雄!大豪杰!关键时候一语千钧!”
看完全篇文章后,蒋介石叫来了机要秘书陈布雷,要他安排,立即责成《中央日报》全文刊载,并作为重要文件印发各地方长官和旅以上将领学习。
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看完刘一民的谈话通电记录稿后,击节赞赏不已。马上发表谈话,称刘一民将军的《头号汉奸汪精卫》的谈话,犹如庄子行文,汪洋恣肆,大气磅波。又如庖丁解牛,一柄尖刀层层剥开,将汪精卫叛逃一事揭露的白骨尽现。读之如饮琼浆。湖南现在地处抗日最前线,全省军民一体响应刘一民将军号召,认清汪逆面目,坚持团结抗日,誓与日寇血战到底!
刘一民的谈话等于是逼哪些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表态,这个时候谁也别想蒙混过关。果然,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张发奎、邓锡侯纷纷发表谈话,严厉谴责汪精卫投敌卖国,支持刘一民将军的倡议,要求国民政府宣布汪精卫为头号汉奸,陈璧君为头号女汉奸,发布通缉令、悬赏令,务必击杀汪精卫夫妇。到最后,凡是自认为有必要表态的师长以上将领和地方长官全都发表通电,谴责汪精卫,响应刘一民将军的倡议。
龙云确实想响应汪精卫,要不然他也不会包机让汪精卫出逃河内了。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巨变,蒋介石是悄悄派人来讲明利害、出言威胁,刘一民是公开点名逼他表态,表面上看,刘一民罗列了各地方武装及其领导人,把滇军和他的功绩说的至伟至大,但龙云心里有数,这是刘一民在敲打他,其它人都是陪衬。再不表态的话,就要成为汪精卫第二了。
龙云不但发表声明,谴责汪精卫,还向蒋介石写了汪精卫借道昆明的情况说明,还一再报告要到重庆来面见蒋介石检讨。
喜得蒋介石晚上和宋美龄说悄悄话的时候,不停地夸赞倪华好眼力,找了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要不是刘一民是**,就真应该马上给他实授上将军衔,让他统帅一个战区。就是让他来当行政院长,估计也比孔祥熙干的好。
宋美龄趁势提出,刘一民已经离婚和倪华结婚,虽然婚礼办的简单,也没有通知家人,但作为表姐、表姐夫不能失了礼数。老娘舅还在那里看着呢!
蒋介石正在兴头上,就告诉宋美龄,一定要送份重礼,让倪华和刘一民满意。
宋美龄有点作难,说是刘一民连战连捷,缴获了多少好东西,寻常礼品他岂能看上眼?
蒋介石一听就笑了,说夫人不了解**的规矩,刘一民就是缴获再多,他也拿不走一分钱。**有纪律,一切缴获要归公。别看那傻小子貌比潘安、才比子建,又威风八面、豪迈超群,实际上是一个穷光蛋,**里一个上等兵都比他钱多。他的婚礼之所以办的简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兜里没钱,白捡了一个才学、品貌都堪称一流的美女当媳妇。
宋美龄就说要不直接送他们一笔钱吧?
蒋介石说:“送他们钱没用。倪华是个傻丫头,可能会要。但刘一民就不同了,他会把钱上缴的,白白便宜**、八路军。再说了,刘一民年龄不大,心胸不小,他是铁了心跟**干,要的是江山,不是那一点小钱。”
宋美龄犯难了,不知道送什么好了。
蒋介石出主意说:“真要想送礼也容易。据说刘一民文武全才,对书画很有造诣。阎锡山曾经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