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二章 风波(续)(2)
作者: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4:04      字数:5264
/>   康生其实也是替**考虑的。他觉得**人漂亮,会演戏,名气大,又写的一手好字,应该能找一个比黄敬资历更老、地位更高的人。要知道,这个时候党内和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些高级领导是单身。

  康生的心思不能和**直说,他这个人,干惯了干部审查工作,生性严谨,没边的事,他是不会说的。

  两个人谈话并不热烈,时间不长就没话说了。吃饭的时候,康生夫人曹轶欧回来了,但是曹轶欧和康生一样,都是干地下工作出身,寡言少语,饭桌上都成了**一个人的舞台了。

  **告诉康生,她们学习了刘一民同志在山东文艺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很受启发,准备排演一些新戏。

  一听刘一民,康生的筷子就放下了,脑子里就出现了刚刚写的刘一民的罪证。仔细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自己考虑的还不成熟,比如说倪华的问题,上次会议上陈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再纠缠这个问题,怕是会引起别人反感。再说蒋介石派往教导师的通讯联络组的问题,这事是蒋介石通过八路军总部派的,不管刘一民什么事。想来想去,康生觉得刘一民真正的错误在于抵制肃托,但是看样子很多人都认可刘一民的行动,对肃托不感兴趣。难道真的是象刘一民说的那样,自己夸大了中国托派的危害?

  康生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刘一民最大的错误是自由主义,一个入党时间不长、连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原著都没有读过几本的人,就敢写文章妄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还敢讨论民主集中制这样重大的问题。而且,刘一民想到说出,砸一锤子是一锤子,很多重大事情也不知道他向中央请示没有,就敢说出来。比如他公开发表谈话,建议苏联与日本开战的问题。这么重大的事情,他说起来就象小孩玩过家家一样,轻松之极。这种人泼皮胆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危害,早清理早好。

  但是一想起刘一民的贡献和影响,康生就知道,想清理刘一民怕是办不到,最起码靠自己是办不到的。康生就想,**看了刘一民的《论党内民主》会是什么态度?以**的聪明才智不会看不出刘一民的观点是多么可怕吧?刘一民说的党的领袖实行任期制,是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那一套来的,美国的总统不就是任期制么?这是不是变相夺权呢?

  想到这里的时候,康生的脸上浮现出了阴阴的笑意。

  康生出神的时候,曹轶欧和**都不说话了,低头默默地吃饭,都不打扰他。

  吃过饭,康生告诉**,他要去看看她们编排的节目。

  过了一天,康生给**写了封短信:“主席,鲁艺根据京剧《打渔杀家》,推陈出新,编演了现代戏《松花江上》。我看后感觉剧本、导演、演员俱佳。推荐给主席,调节一下生活,劳逸结合。”

  进入1939年后,虽然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但是日军仍然处于优势地位,**既要指挥八路军、新四军作战,还要抓根据地建设,同时还得应付国民党方面,工作确实紧张。接到康生的短信后,**来了兴致,当天晚上就让康生陪着,去鲁艺观看演出。

  **并不向后世网络上有些文章说的那样,是三流演员。她其实天资聪颖,而且非常胆大,演技也很好。这天晚上,**梳着两根长辫子,身穿白色旗袍,扮演女主角,显得光彩照人。

  康生并没有在台下陪**,而是坐在乐队中,亲自敲起了边鼓。

  戏演完后,**接见了演职人员。

  康生向**介绍了**,说**原名蓝苹,是山东诸城人,1933年就入党了。主演过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