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二章 湖匪(再续)(2)
作者: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4:05      字数:5244
��渔鼓,形成鼓声咚咚、环声叮铛的音响效果。

  看了一会儿,刘一民喊过赵小曼,告诉她这洪湖渔鼓可以在艺术上提高一下,增加观赏性。最好能成立个专业的剧团,给乡亲们和部队演出,鼓励团结抗战和发展生产。

  赵小曼告诉刘一民,这两天她已经问过老乡们了,洪湖渔鼓在这一带很流行,从事表演的人差不多有1000多人,渔民们遇到出湖捕鱼或满载而归时都请渔鼓班子表演,烧大纸祭祀、举行家谱会、大王会也请渔鼓班子表演。她正在考虑怎么样把洪湖渔鼓和宣传抗战结合起来呢!

  刘一民告诉她,不光是洪湖渔鼓,苏北、皖北的地方戏剧团都要发动起来,象在山东一样,在上演传统剧目的同时,多演抗战节目,真正把老百姓发动起来,支持抗战。

  赵小曼答应一声,又接着看表演。

  两个人正在边看边聊,罗延过来低声报告:“来了”。

  刘一民点点头,继续观看渔鼓舞表演。

  渔鼓舞表演告一段落的时候,赵小曼手持古筝翩然上台,演奏了《春江花月夜》和《十面埋伏》,听得老乡们如醉如痴。最后,赵小曼引吭高歌,以一曲优美的《清清骆马湖》,把渔鼓表演推向了**。

  唱完,赵小曼大声说道:“老乡们,今天夜里洪泽湖上的土匪勾结日军前来偷袭半城镇,老乡们回家后不要害怕,不要乱跑,静等英雄的八路军消灭日伪军,还乡亲们一个平安祥和的洪泽湖!”

  赵小曼这一说,围观的老乡们才发现,刚才还坐的整整齐齐和他们一起看渔鼓表演的八路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

  这一带常闹湖匪,老乡们一听湖匪要来,一下就炸了场,呼儿唤女的,吓得大哭的,登时就乱了。

  这要搁在刚参军那会儿,赵小曼非急哭不行。说不定又是边哭边喊刘一民。现在不同了,赵小曼也算是久经考验的老红军、老八路了,临变不惊,赶紧叫刚才参加合唱的野战医院的同志们负责维持秩序,护送老乡们撤退。

  毕竟半城镇的居民人数不是很多,混乱也只是暂时的,老乡们在野战医院医护人员的劝导下,慢慢地安静下来,开始回家。

  这个时候,半城镇外面的湖匪发动攻击了。

  高铸九发出信号后,洪泽湖的湖匪来了个总动员。这年头当湖匪也不容易,老百姓被日军的扫荡弄得家破人亡,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有钱人家要么跑了,要么投靠了皇军寻求庇护,想找只肥羊难得很。成天打劫穷棒子,能有多大油水?这一听说半城镇来了只大肥羊,湖匪们的眼睛都变得绿幽幽的,活象饿狼。

  最先赶到成子洼的,自然是溧河洼的老位三魏友三和安河洼的匪首孙乃香,这两个家伙,手下都有几百人,划着钢板划子和大船,扬着帆,看上去气势汹汹的。随后,王乃汉、张文博、刘四乱子、刘清扬等部也先后赶到,连刘五练子的匪帮也赶到了。整个成子洼的芦苇荡里,布满了战船,日造的、国造的、土造的,五花八门,啥样的武器都有,连打野鸭子的土炮、鸭枪和大刀、鱼叉都上阵了。

  匪徒们聚齐后,传来了好消息,驻防盱眙县城、泗阳县城、淮安县城的日军各抽调两个中队共六个步兵中队、一个炮中队参战,将准时抵达战场。

  这下,高铸九张狂起来了,把抢来的好酒拿了出来,就在成子洼的芦苇荡里大办酒席,美酒加湖鲜,让湖匪们好好的过了把瘾。

  酒足饭饱,湖匪头子们竟然也召开了军事会议,当然,他们不叫军事会议,是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