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二章 江上数峰青(续)(2)
作者: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4:07      字数:5344
及带走的粮食和钱财。

  许志远跑了,黎纯一跑了,张国柱也跑了,皖东北最大的国民党地方武装都跑了,只剩下盛子瑾率领的专署直属武装了,这支部队没有太大问题,既不会当汉奸,也暂时不会与八路军搞摩擦。只要八路军快速行动,趁势清理那些地主武装和游杂武装,皖东北的形势一下就会彻底稳定。

  江上青的牺牲,竟然换来了皖东北如此好的形势,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在江上青的追悼会上,盛子瑾泣不成声,他一直视江上青为左膀右臂,现在臂膀折断,让他如何不悲痛欲绝?

  也不光是盛子瑾,整个第六专区参加追悼会的两千多人全都泣不成声。他们哭的不仅仅是牺牲了一个战友,而是为皖东北抗战而哭。江上青自到皖东北后,帮助盛子瑾拉队伍,开办军政干部学校,对坚持皖东北抗战立下了大功。可能是感动了上天吧,追悼会进行中,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让干旱的皖东北、苏北大地旱情明显缓解。

  张爱萍在会上发表了悼念江上青的讲哈,号召皖东北人民团结起来,建立抗日政权和武装,坚持抗战,用胜利来纪念江上青同志和小湾事件牺牲的烈士们。

  刘一民参加了江上青的追悼会,他说:“江上青同志是替盛子瑾专员牺牲的,敌人是冲着盛子瑾专员来的。只不过他们不认识盛子瑾专员,以为穿军装、戴眼镜的江上青同志就是盛子瑾专员,这才集中火力瞄准江上青同志打。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在团结抗日的旗帜下,仍然隐藏着一些不顾大局、不识大体、打鬼子不积极、搞摩擦当先锋的顽固派。这些人,不是为了抗战,而是想利用抗战来抢地盘、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发国难财。他们和鬼子汉奸一样坏。谁要是影响了他们的利益,他们马上就会刀枪相向,根本不管你是不是他的战友或上级。盛子瑾专员和江上青同志就是因为没有认清许志远这类人的真面目,以为他们再过分也不会对自己人下杀手,这才遇伏。江上青同志和小湾事件牺牲的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它让皖东北的老百姓擦亮了眼睛,认清了谁是抗日的,谁是打着抗日旗号干坏事的。也就是说,认清了谁是我们的同志,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一点是用烈士们血的代价换来的,对于今天的皖东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刘一民接着讲了建立和恢复皖东北抗日政权、建立皖警备司令部的重要性,鼓励皖东北军政干部学校的学员们放下课本,到军队中去,到地方上去,建立县区村三级政权,宣传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组织成立真正抗日的、保家卫国的地方武装,坚决打退日伪军将来的扫荡。

  处理完江上青的后事后,皖东北政权建设和地方武装整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现在除了宿县县城还在日军手中外,皖东北淮河以北的五河、灵璧、泗县、盱眙四县的县城都在八路军手中,五河县长李东逸已经被我党委派的县长代替,灵璧县长许志远和代理泗县县长黎纯一都跑了,宿县县长、盱眙县长还在游击。整个皖东北出现了政权真空。以刘一民的作风,自然是不会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一道道命令从半城镇发出,江上青创办的皖东北军政干部学校的学员紧急毕业,同唐星樱在双沟创办的干部训练班学员一起,组成一支支工作队,在从部队和地方武装中抽调的老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开赴各县,组建县、乡抗日政权。

  张爱萍以赵汇川部、孙象涵部和从萧、铜地区撤过来的我党控制的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了三个团、七千人的皖东北警备旅,并以我党在皖东北的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各县县大队、区中队,开始和教一旅、新一旅进行混合训练。

  这一次,刘一民下了狠心,他知道光凭这些新组建的武装短期内是打不了硬仗的,主力一撤,皖东北就会重新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