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四章 布局(2)
作者: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4:12      字数:3319
br />
  一旁的曾中生补充说:“纯粹的新兵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几率太小,和当炮灰送死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我军主力部队的新战士都是从经过训练并参加过实战的新兵团、补充团里补充的。”

  于学忠虽然比较同情**,但那仅仅是同情。他的本意只是想到根据地拉壮丁,哪里会同意把八路军补充到他的部队去?说是训练过的新兵,说不定都是些**员呢!要是让他们补充进去,恐怕要不了多久,51军、57军的步兵排、步兵班就直接接受八路军的调遣了。因此,听了刘一民和曾中生的话,于学忠摇头谢绝,说是兵员补充的事情他自己想办法,不用麻烦八路军了。

  前两个问题都有了解决办法,现在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收复费县、苍山县的问题。

  当初罗荣桓同意把费县、苍山县划为于学忠部的防区,主要是考虑到鲁南多山,于学忠部初到山东,人地两生,山区便于坚守。加上有沈鸿烈和张里元部配合支持,于学忠部应该可以在这里坚持抗战。令罗荣桓想不到的是,于学忠和沈鸿烈一见面就因为以谁为首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导致于学忠部和沈鸿烈指挥的吴化文新四师、张里元的保安部队配合不好,几次激战下来就被鬼子赶出了费县和苍山县。

  费县和苍山县是临沂屏障,也拱卫着这个沂蒙山区,这一丢失,我沂蒙根据地就门户洞开。因此,是必须要收复的,没有半点商量余地。

  刘一民这次既然决心大打,兵锋所指,首先就是鲁南失地。

  按照刘一民的说法,小鬼子会的不少,竟然恬不知耻地重建了第十师团!好,鬼子既然如此不要脸,八路军就让他们彻底把脸全部装进裤裆里!

  刘一民的整体构想是以八路军鲁南军区司令洪超远指挥教五旅、新五旅、鲁东南警备旅对陇海路东段连云港至徐州之间的日军第九师团实施小部队多批次攻击,使其不得增援鲁南战场;以鲁西南警备旅旅长陈士渠指挥鲁西南警备旅、鲁西警备二旅牵制徐州至商丘间日军;以教二旅旅长刘建立指挥教二旅、教六旅、新二旅向鲁西北日军发动攻击,牵制黄河以西日军;以泰西警备旅旅长王建安指挥泰西警备旅、泰安支队对泰安至兖州之敌发起东西对攻,使其不能南下增援;以鲁东指挥部袁国平、许光达指挥济南警备旅、鲁中警备旅对济南周围的日伪军发起反击,牵制济南之敌,吸引鲁中之敌向济南增援;以教三旅旅长李清指挥教三旅、教四旅、教七旅、教八旅、胶东警备旅、清河警备旅在济南与周村之间布设战场,伏击鲁中增援济南之敌,争取消灭其一路;以于学忠指挥51军、57军、新四师、张里元部在八路军至少两个炮兵团配合下,对祊河一线日军发起全线反击,吸引日军第十师团全力来援,刘一民亲率教一旅、新一旅、骑兵旅、新四旅、新八旅、防空旅、工兵旅、炮兵旅、辎重旅从天宝山区秘密杀出,抄日军第十师团后路,围歼第十师团主力于祊河一线。尔后,全军杀向津浦路,收复费县、苍山县、峄县、滕县,彻底切断津浦路。

  刘一民这个部署,等于是调动山东我军全力与日军作战,一旦打响,那就是气势恢宏的大战场面。

  于学忠听了以后直乍舌,他现在才见识了八路军教导师的实力,觉得沈鸿烈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时时处处不忘给八路军使点小绊子,要是他知道刘一民部兵力如此雄厚,还敢不敢做那些小动作呢?

  这就是于学忠低估沈鸿烈了。实际上,沈鸿烈还不算什么,要是让何应钦、陈诚这些人知道教导师实力如此强大,恐怕马上就会想法加快限制**发展的步伐了。这世上有些人因为理想不同、政见不同而起纷争,为了捍卫自己的主义,脑子里是没有什么怕怕和困难的。

  这只是大的战役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