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三章 掩耳盗铃(2)
作者: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4:30      字数:3279
�决中国事变形成了共识,明确了以消灭华北抵抗武装为主的作战方针。中国派遣军据此在1941年1月30日明确提出:“1941年度的作战,根据当前任务,大致确保现在的占领地区,尤其在夏秋季节须发挥综合战力,对敌施加重大压力。特别期待于在华北消灭山西南部中央军的一战(亦即中条山战役)。得手后,集中兵力消灭八路军。”

  这个决定是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建议基础上作出的。日军的首脑们也看得清楚,华北治安形势极度恶化,牵制了侵华日军大量兵力。如果不消灭华北的抵抗力量,不但影响南下东南亚,也影响对苏备战。

  日军战略发生了极大变化,把作战重点指向了华北,这一点,其他人可能不清楚,刘一民心里却是有数的很。按照历史趋势,日军必然会发起中条山战役,问题是现在和历史上不同,八路军实力如此之强,小鬼子到底是先针对八路军发起大规模作战呢还是和历史上一样集中兵力打中条山战役呢?这一点,刘一民心里没谱。

  这个时候,国共两党关系已经到达了抗战以来两党关系的冰点。由于蒋介石两次发动****,国共双方已经互不信任,更谈不上两军协同作战了。

  这里面还有个因素,导致国共双方互不信任。

  这个因素是国际政治因素。

  此时的国际关系乱成了一团,先是1939年诺门罕事件爆发前,德国就叫嚣要进攻苏联,要求日本配合。结果,日本在诺门罕和苏军激战正酣,德国与苏联却在8月3日谈判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等于是苏摈弃了迟迟不和它签订条约的英法,德国抛弃了它的东方盟友小日本,搞得日本不得不和苏联谈判签署停战协定。带来的后果是德国可以放心大胆地在欧洲冒险,德苏联手瓜分波兰。现在,德意日三国又签订了同盟条约,形成了法西斯同盟,而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也已初步形成。

  一边是德意日三国同盟,一边是反西斯阵线,而苏联夹在中间,这边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成车皮成车皮的粮食还在向德国出口,那边又和日本签订有停战协定。作为苏联来说,为了国家安全,避免战争,也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出来了。

  在国民党看来,**与苏共一脉相承,如果苏联与日本妥协,**还会不会坚持抗战呢?

  同样,**领导人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因为国民政府过去和德国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虽然自从德意日三国签订《**产国际协定》后德国承认伪满洲国、撤走援华军事顾问,出卖了中国,但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还一直在德国留学,年前刚回国。**领导人也担心蒋介石在德国同英法的争斗中站错队,进而向日军妥协。

  政治上相互猜疑,军事上两次****,导致国共两党怒目相向,蒋介石要把八路军、新四军全部驱赶到黄河以北,甚至不惜撤销教导师、新四军番号,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八路军九个主力师的军饷供给;**也毫不示弱,先后宣布成立山东军区、对新四军实施扩军整编,命令各根据地禁止法币流通。一时间,似乎日本人都不算最大敌人了,弟兄两个反而要老拳相向了。这就是当前的形势特点。

  在这个时候日军大规模在华北用兵,还真的是挑对了时间、地点。

  此时,德国与苏联关系已经恶化,随时有开战的可能。而日本新外相松冈洋右却异想天开,想建立德意日苏四国同盟,以四国同盟来与主导西半球的英美对峙,进而实现它的建立日满华一体的、包括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

  松冈洋右还真敢想,竟然想把苏联拉近德意日法西斯同盟!

  刘一民知道,历史上,松冈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