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0章 激战长春(一)(2)
作者:
豫西山人 更新:2020-08-04 04:44 字数:4164
线。
跳进战壕,从一个战士手里接过工兵锹,用力拍打了几下战壕边堆砌的虚土,觉得战士们拍的很实、很牢固,刘一民无声地点点头。
有一个排的战士很聪明,弄水把战壕前全部泼湿,结成了溜冰。刘一民看后,拿过一个手榴弹,拉上弦摔了出去,一声爆炸后炸开了一个小坑,不影响冰面整体的光滑。刘一民大喜,让李清马上下令三纵各部队在每道防线前都泼水。反正现在天冷,水一洒上就解冻,最起码可以让战壕前的虚土结冻,坚固一点。
钻进仓促之间挖出来的防炮洞,刘一民感觉不够坚固,躲过日军重炮一轮、两轮炮击可以,如果日军重炮持续炮击的话,必然是一个洞毁人亡的结局。
看完防炮洞,刘一民顺着战壕走了一段,见战士们在战壕里提前布设地雷、炸药包,心里就沉甸甸的,知道战士们都做好了阵地失守、牺牲在阵地上的准备。
好不容易从战场上磨练出的精锐部队,刘一民是绝对不允许把部队损失在日军的炮火下的,那是无谓牺牲!打仗不能那样打,真要是那样打,我军就和**的水平一样了。
看完了三纵阵地,刘一民思索了一下,觉得我军炮群暂时赶不到战场,日军的炮兵部队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到战场,同样都是驮马驮载。但是,日军从四平出发,要比我军炮纵从白城出发距离近的多,他们一定会先于我军赶到战场。一旦日军炮兵部队先赶到战场,三纵在城外的野外工事铁定守不住。因为我军没有时间构筑坚固工事。靠刘建立指挥的二纵、六纵、九纵从后背突击也不完全行,他们是步兵,赶不上日军的速度,连日军驮马驮载的炮兵的速度也赶不上,还承担着切断日军中路主力与西路主力联系的重要任务,只要小鬼子有一个精锐师团殿后掩护,就能阻击住刘建立集团,除非刘建立集团不计伤亡的猛攻。
还有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日军一上来必然是装甲集团猛扑。要知道小鬼子有一个战车第二师团、一个战车第一旅团,各师团又都有战车队,加在一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在和九纵的交手中损失了一部分,在刘建立的突击中很可能又损失一部分,但是这些损失不会太大,影响不了日军战车集团的突击力量。因为九纵、二纵、六纵都没有火箭炮,九纵在公主岭防线被日军突破后又被日军追着屁股打,很难对日军造成重大伤害。只有在日军攻击四平过程中,才可能依托四平城防线,消耗一部分日军坦克。但是,这个消耗数量不能期望过高。日军的战车集团还是建制基本完整、战斗力强劲的突击集团。
思来想去,刘一民指示李清,这次防御战采取节节抗击的战法,必要时可以将日军主力向长春城内引,待敌糜集于长春城外时,用重炮团和火箭炮团大量杀伤鬼子,然后将重炮团、火箭炮团撤回市区,纵队主力利用长春城内的楼房做工事坚守,与鬼子打巷战。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给小鬼子一点想头,让他们以为夺回长春在望,兵力集中集中再集中,便于我全歼;第二个是可以避免部队遭受日军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李清正在犯愁呢,因为这个时候长春的天气比较冷,挖工事很难,时间又仓促,战士们只能挖战壕,想加固坚固的抗重炮、抗航空炸弹的工事,时间上来不及。刘一民的这个命令等于是给三纵松绑了,部队可以更加灵活地作战,伤亡自然就能减轻许多。
刘一民又交待李清,在防御战术上要特别注意,日军一上来必然是装甲集群突击,以现有的战壕阻挡不了小鬼子。因此,第一道防线要集中配置高射炮、九二步兵炮、火箭筒,集中打鬼子的坦克、装甲车。打完就撤向第二道防线。第一道与第二道防线之间,密布反坦克雷、电起爆炸药。因为这个时候日军装甲集群突破第一道防线了,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