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偶遇】(3)
作者:
箫轻宇 更新:2024-09-24 03:07 字数:10402
; 洛阳城雄踞黄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东呼虎牢,西应函谷。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便是洛阳平原。其中伊河、洛河、瀍河、涧河贯穿洛阳境内。气候适中,土壤肥沃,漕运便利。
自太古起,经历夏、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西明。直到此时,已是有八个朝代在此建都。建都历史之长可谓是旷古绝今,是现今任何一座城池都无法比拟的存在。
正所谓河阳定鼎地,居中原而应四方。洛阳既是天下交通要道,也是战略要塞。自古就有得洛阳而得天下之说。
前朝敬帝即位后,与洛阳另选都址建立新都。新皇城位于周王城与汉魏故城之间,城周长达五十余里,恢宏大气。
而自西明文帝开始,以渭水水力大小无偿,深浅不定,漕运困难为由,命宇文恺率人,自大兴城西北凿渠,引渭水,东绝灞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东至潼关,达于黄河,全长三百余里,名广通渠。至仁寿四年又改名为永通渠。
之后敬帝即位,与大业元年开始,又相继开通了通济渠、永济渠,直至大业六年十二月,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贯穿南北全长五千余里的大运河全线贯通,河中商旅往还,船乘络绎不绝。为后世子孙造福千代万代。
林南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宽达百步,贯穿南北两门的“天街”。从这里向对面望去一眼看不到边际,深深的震撼着林南。这到不是说林南没见过世面,在现代的时候任何一个稍大一点的城市的街道都可以说是望不到边际,但是在这个科技文化都处于极其落后的时期,人们还能建造出如此宏伟宽广的街道,让林南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街道两旁植满各种树木,中央为供给皇帝出巡之时所用的御道。大道两旁店铺林立,里坊之间各辟道路。走卒商贩穿行而过,繁华热闹。中央御道与贯穿各大城门的十街纵横交错,尽显大6中央霸主之气势。
“哎……”林南长叹一声,脸上尽显惋惜之色。
见林南莫名感叹,嫣然不明所以,慢慢拉起林南的手,说道:“少爷为何如此长吁短叹?”
“我是替敬帝惋惜啊。”林南摇了摇头。说道。
“敬帝暴政,不得民心,少爷何故替她惋惜不已呢?”嫣然有些不解的问道。
“想那敬帝开凿漕渠,贯穿南北。造福后世子孙万代,却只落下个劳民伤财之名。三征高丽,显我天朝之威能。却搞的人心惶惶,各地民变哗然。如果他能在开凿漕渠之后静养十年,不,只要五年便可,到时西明朝便可恢复国力,甚至比在世之时更加强大。那时他再征高丽便不会是这番模样,更不会被李家取而代之了。更甚至,扫平突厥也不再只是梦想而已。要怪也只能怪敬帝太过操之过急,不懂修养之道啊。”嫣然不通政治。不观历史走向。虽然能听懂林南的话,却品不出其中滋味。
“好、好、好。兄台之言字字珠玑,人深省。不如由在下做东,去那聚仙阁小酌一番,不知兄台可否赏脸?”这时一位偏偏公子从林南身旁走来,面露微笑。
林南转头看向此人,年纪十七八岁,面貌清秀。星眉剑目,身材挺拔。身高比林南矮上大半个头。头打髻,身穿儒衫,腰悬佩剑。步履飘虚,显然走的是轻灵路线的功夫。身后跟一中年汉子,太阳穴高鼓,双目精光闪烁。一看便知是内家高手。
“相逢既是有缘,兄台既然有此雅兴,在下就却之不恭了。”林南闻言便拱了拱手道。
“请”“请”双方各自摆了个请的手势,便双双走向聚仙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