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造船】(6)
作者:
箫轻宇 更新:2024-09-24 03:17 字数:10031
��
林南笑了笑,随后便将欧阳茵樱和周瑜小时候的事情讲了出来。
孙坚听后,略微点了点头。说道:“没想到周公瑾和郡主还有这样的一段往事啊,不过,这郡主的年龄比周公瑾大三岁。这是不是有点不妥?”
“女大三,抱金砖。人家周瑜都没有嫌弃。怎么吴王开始嫌弃起来了?”林南道。
“呵呵,只要这门亲事成了,那我们吴国和贤弟的燕国就算联姻成功了。以后我们吴国要是有什么美女,我也把她们都送到燕国去,彼此结成秦晋之好,何乐不为呢。”孙坚道。
“嗯,文台兄,这婚事算是成了。那么咱们就说说下一步棋该怎么走吧。”
孙坚听后。自然明白林南说的是什么意思,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问道:“贤弟,荆州水军厉害,我已经让伯符去柴桑训练水军了,如果要等到水军训练而成,只怕还需要一些时候,而且吴国现在也并不怎么富庶,表面上安定,实际上在在南方的山越一直是让人很头疼的一件事。山越人数众多。部落纷杂,虽然我已经控制了一部分山越人,但也就那么几个部落而已。和整个山越比起来,实在是九牛一毛。不仅如此,盘踞在交州的士燮也在暗中招兵买马,吴国的局势,并不怎么稳妥啊。”
山越是百越的一支,依其字面意思,最初是指居于山地的古越族。
山越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又因“山出铜铁”。而常常“自铸兵甲”。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其首领有“帅”、“大帅”、“宗帅”等诸多称谓,对于中央封建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山越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他们也会利用由居住的山中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自给自足,并曾经屡屡袭击汉人居住的聚落。
东汉末年,孙氏初定江东,境内山越众多,分布极广。他们往往与各地的“宗部”联合起来,与之对抗,成为孙吴政权的心腹之患。
因此,陆逊便向孙权表示若不平定山越,东吴将难以经营北方,于是他亲自率军讨平了山越,他并以强健者为兵士,以老弱者为农,如此共得数万精兵。此后吴国仍然时时征讨山越,以便不断地开发江南。
经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江南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徙至平地,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调其租赋,或为私家佃客。大量山越出山,对于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大大加速了山越自身的汉化过程。虽然直到南朝末年,甚至隋初史籍中仍有关于山越的零星记载,但绝大部分山越此时早已同汉人完全融合。
孙坚在参加讨伐董卓的时候,所带领的部下里,就有不少是归附他的山越人,其作战能力林南也见过,是十分的骁勇的。
“文台兄所忧虑的,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不过,以文台兄之雄才大略,安定吴国也指日可待。不如文台兄效仿我安抚乌桓人的方法,软硬兼施,先平定丹阳、吴郡、会稽等地的山越。”林南建议道。
孙坚摇了摇头,说道:“江东人口稀少,我吴国总兵力不过才八万人,而在丹阳、吴郡、会稽等地的山越就多达数十万,甚至是百万,以我目前的兵力,对付这么多的人,只怕是以卵击石。”
林南见孙坚没有自信,便笑着说道:“被誉为江东猛虎的孙文台,为何如此的没有自信?山越之民纵然有百万之众,也不足为虑。山越之民与汉民不同,他们并不团结,以宗族聚居,这就是他们的弱点。只要对准他们的弱点,加以利用,必然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文台兄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