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教诲】(6)
作者:
箫轻宇 更新:2024-09-24 03:20 字数:10046
�去府衙,这里不是你待的地方,一会儿就要打仗了。”
“打仗?和谁打仗?能带我去吗?”
“少胡闹,这里没有你什么事情,你就老老实实的在府衙里待着,否则我将你的身份公开,那么你就无法在这里学习了。再说,大将军也没有时间来照顾你。”卢横威胁地说道。
林麟想了想,点头答应了下来,遥见校场上的军队正在集结,便对卢横说道:“好吧,我再府衙老老实实的待着就是了。”
说完这句话,林麟便跟着卢横走了,心中却是另有一番打算。
当天,三万大军集结完毕,张辽、文聘、卢横各自率领一万马步军离开了宛城。按照原计划,文聘、卢横分别埋伏在棘阳一带的淯水两岸。张辽则带着一万兵马继续朝前走,在通往育阳的道路上连续设下了七座营寨,专侯汉军到来。
汉军大将军关羽亲自率领五万马步军,将大军分为三部分,一路向北挺进。关羽以裴潜为先锋,杜袭为后合。一路上鼓噪而进,声势之十分的浩大。
荆汉国的皇帝刘备,一直是出于战争的主导地位上,几年来,荆汉国的国力也是十分的强盛,所以士兵很是骄横。在华夏国建立之初,便多次派遣部队前去骚扰,目的不在攻占城池,而是在于袭扰。因为刘备和盘踞在西北的曹操结盟。共同对付林南,所以五年来,灵州和宛城一直是战争不断,几乎每年都会遭受到一两次小规模的袭扰。
荆汉对华夏国的袭扰,只集中在一九二到一九三年之间,因为那两年是魏国复兴的阶段,为保证羸弱的魏国不受到华夏国的攻击,所以刘备便给予了援助。声援魏军,夹击华夏国。
关羽行军十分的谨慎。深知华夏国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变得国强民富,军队更是兵强马壮,所以他采取的策略是步步为营。
五年多了,关羽作为大将军,还是第一次率军出征。记得五年多前,他被张飞救回。从张飞口中得知是林南放了他,心中对林南也是顿生涟漪。但是,这件事也确实让他和张飞坐了长达好几年的冷板凳,一个是荆汉的大将军,一个是荆汉的大司马。可两个人能够调动的兵马也就一二百人。
刘备知道关羽、张飞被林南放回后,生怕关羽、张飞会对林南感恩戴德,所以便将二人调往了荆南四郡,一直驻守在那里,从来不让他们两个正面面对林南,生怕林南对二位弟弟屡次给予的恩惠会使得二位弟弟对他产生动摇。
直到两年前,刘备经过长达三年的暗中调查,才彻底对关羽和张飞放弃了疑心,并且派遣关羽、张飞一起对越国用兵。只可惜出师不利,大军遇到瘴气,溃不成军,还没有进入越国的边界,便已经有许多士兵病倒了,不得已只好退回,继续让他们驻守在荆南四郡。
今年,东吴经过五年的时间对山越恩威并用,一边征讨,一边安抚,逐步地分化了山越,并且整顿了山越,让山越的勇士加入到了东吴的军队里,增强了东吴的作战能力。其后,东吴的第一任大都督周瑜率领海6大军齐头并进,一举攻克了越国的国都,俘虏了士燮一族,至此,越国国灭,整个交州完全并入了吴国的版图。
刘备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吴国的极大威胁,为了开疆扩土,只能对外动战争。本来,西川是他得选目标,可惜西川路途艰险,关山阻隔,不宜攻取。东吴的柴桑由于水军力量的加强,加上东吴用铁索横江,在汉水通往长江的水流要道上钉上了可以阻滞战船前进的木桩,所以也不宜攻取。那么刘备就将目标瞄准了一直失去的宛城,并从荆南征调大军,让关羽挂帅出征,扬言要收复失地,这才有了今天的这场即将爆的大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