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祭灶【美丽的票票快到我身边!】(2)
作者:城市灯火      更新:2024-09-24 04:18      字数:2995
恶,面目狰狞。

  画像两边是一副传统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供桌上放着一炉香,已经袅袅地燃着了。香炉边是两块分别刻有“陆家高祖讳显达”、“陆家高宗讳运明”的供牌,边上是一本陆氏宗谱,罩在玻璃盒内。

  祭灶,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更是彰显中国古文化独特魅力的一个风俗习惯。一直到解放前,中国差不多人人家都有灶王爷神位,传说这位黑头黑脸的灶王爷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民间灶火。

  以前只有灶王爷一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善良的老百姓大概觉得这位爷日子过得挺苦,就给他配了个同样黑头黑脸的“灶王奶奶”,从那以后,很多木刻年画中灶王画像就是一对儿人了。

  祭灶并不只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中国南方风俗有异。北方是二十三,南方有二十四的。更有水上人家二十五祭灶。不过不管是哪天祭,祭品多半少不了糖,传说是用来粘灶王爷的牙,好让他上天时不说民间坏话。

  此外,还有灶王爷的坐骑??大公鸡。这两样绝不可少,其余的祭品就比较随意了。

  四个女人一迈进门,就不由得屏声静气,脚步声也没了,悄悄地放下盘、碟,就退了出去,站在门边看,余燕坐在小马扎上,托着下巴,只瞧着陆南的背。这样的场景她见过不少次,不过总是看不厌。

  陆大富和陆南取过猪头,摆在供桌正对香炉下面,又把八大碟分摆两边。大公鸡放在盘里,就由陆南捧着。

  今天算是祭灶、祭祖一起办了,这也是陆家传统。到了年三十下午,再上坟烧纸,晚上就不再忙活了。

  陆大富神色恭谨地拉过儿子跪在供桌前,从怀里掏出个小本本,翻开后眯着眼念了起来,一边念,一边用粗大的手指扫着字行。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这是祭灶时的老词了,陆南早就倒背如流,不过陆大富年年还是要念这么一遍。

  门外观礼的何晓丽瞧着向来古板实在的陆大富跟个道学先生一般,还有点诚惶诚恐,觉得实在有趣,捂着嘴偷偷笑了起来。张秀云见状,不动声色地捅了捅她的腰,何晓丽立马收起笑容,眼角人影一晃,悄悄看去,却是钟献光鬼头鬼脑地溜了过来,后面跟着走路都僵着腿的耿栋。

  何晓丽“嘘”的一声,手往里一指,悄声道:“看!”

  “稀罕!”钟献光一撇嘴,得意洋洋往里就走:“男人能进,你羡慕吧?佩服吧?谁叫你是女人呢?”

  “呸,美死你得了!”何晓丽见谢凤英、张秀云果然没拦两人进去,恨得牙痒,却又无可奈何。转眼见余燕葱白的手指支颐,正看得津津有味,悄悄探过头,问道:“小燕儿,他们家年年都这样搞?”

  “是呀,大富叔最敬祖宗呢!我家明年也祭灶。”余燕心里最想的就是妈妈和胡开山结婚,这样自己就可住进漂亮的小楼,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卧室,她憧憬地想像着,在明亮的台灯下,趴在崭新的写字台上,用心爱的日记本记日记。

  那该多美呀!可我该写什么呢?

  小姑娘又犯愁了。

  “灶王爷,我陆家一年来虽没多大出息,好歹老少平安,和和美美,六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