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三 希望的田野(1)(3)
作者:城市灯火      更新:2024-09-24 04:19      字数:3962
��个大早,着虾场,一路往北跑。

  80亩虾场全部化,路边花草成荫,虽已是冬天,女贞、冬青这些耐寒植物却依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一片苍翠。而精心修葺的花圃中,几株绿萼、狗牙、杏梅已经开得如火如荼。

  整个虾场四周拱护着郁郁葱葱~|林,陆大富按照陆南吩咐,在虾场一角辟出的二亩多野塘,也投了不少鱼,岸上植着草皮,还建了几间小木屋,修了个小花亭,一条弯弯曲曲的鹅卵石路直通向远方的树林。

  如今的虾场已经基本见到黄土地,所有的地面不是铺上了水泥,就是植上草皮、种上树,更让陆南欣喜的是,陆大富为虾场安装了路灯从大门一直延伸到最深处,长达数公里的路边,一到夜晚路灯打开,就会像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环绕着美丽的虾场。

  在80虾场的尽头,原先还未开发的淤地已经排空了水,并挖深至近五米。陆大富还不知道做什么用,但是陆南早有定计。

  “鳖、乌龟、龙虾、高档淡水鱼和观赏鱼。”

  短短两年,汉中市周边已经有了不少虾场,甚至有不少虾场就是来白水虾场取经后,回去才开起来的。基围虾的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价格一直上不去,虽然白水虾场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但以前的爆利和垄断不复存在。

  陆南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虾场上,发展农业,一定要采取“借鸡生蛋”才能实现最快发展。仅从农业、养殖业本身搞原始积累,十年都比不上做一年贸易。

  其实陆南知道,很多高档水产在汉中完全还没有开发,比如三文鱼、罗非鱼、^

  而观赏鱼,则是有点前瞻性的东西了,在中国普遍送礼以烟酒食物为主的这个时代,送花、送观赏鱼无是一种雅致的情趣,汉中同样还没有类似的行当,陆南抢先占领,同样是要形成先期垄断。

  而中国传统的鳖、乌龟,前者只有精养才能出优等品,而乌龟,即使精养,养殖周期都极长。陆南根本就不是用来赚钱,而是用来送礼的!

  送外地人,汉中土特产尚可拿得出手,送本地人的话,带一堆笋、什么的,背后会被人骂小气。而拎两只鳖上门,则无是一种聪明的想法,有时候,甚至会比送高档烟酒还要让人高兴。

  陆南解释道:“现在我们有李老,虾场员工技术储备也够了,转型并不太难。这样,过了年找机会,我们去南方调查一下市场,找找货源,再聘两个会养的专家过来。”

  陆南这样说了,陆大富自然就点头,胡开山则根本就无所谓。张秀云虽是股东,但她从来就没在虾场重大决策上操过心只要陆南要搞的,那肯定就对。

  所以张秀云一直以来,就是属“政协”的,只负责举手。

  而谢凤英更不会管这些,她的任务就是伺候好父子俩吃穿。

  倒是余燕想了会儿,问道:“小南哥哥,那你能不能放暑假时去呀?”

  “干嘛,你也想去?”陆南一听就明白了小丫头的心思。

  “嗯。”余燕大眼睛一亮,又可怜巴巴地抱着陆南的胳膊使劲晃,“小南哥哥,好不好嘛?我都没出过远门。”

  “小燕儿,别胡闹!你小南哥哥办的是大事,哪能带你去玩?”张秀云说了一句,余燕立即撅着嘴生闷气。

  陆南却是心里一动。虾场已经走上正规,招的员工中有不少能干又忠心的已经提拔成了中层,手下各有十来个人。平时虾场管理,根本就用不着陆大富操心,甚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