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四 水落石出(5)
作者:城市灯火      更新:2024-09-24 04:20      字数:5940
��指也不是万能的,国有企业千差万别,稍一不慎,改制就会遭到失败。

  汉中纺织厂的历史,要追溯到解放前,甚至是清王朝时期的事。工厂建国后翻新重建,一砖一瓦都是国产,唯有数千台纺机、织机、分棉机、梳机,全部由当时的民主德国进口。后来又有两次大的技改,生产设备不断升级。虽近的一次是1976年,当时汉中纺织厂从日本引进了全部设备,连工厂都进行了翻新。

  生产设备真的不错,可就是生产的东西不咋样!陆南沿着一间间工厂看,感慨万分。

  这些七十年代引进的纺织设备,虽然现在已经要淘汰,但当时总归是国内最先进的设备。既然这样,汉中纺织厂在第三次技改后,投入的五亿资金,现目前都没还。

  一分钱都没还!20年了还在银行帐上挂着,利滚利的话,至少都有十亿了。

  陆南对设备不懂,但是陪在一边考察的纺织厂总工江为勤的眼神却含着痛心和哀伤。他想到了大干特干,全面进入四个现代化的时代,工厂车间彻夜不熄,机器轰鸣,全省、全国等着调运棉布、兰绒、的卡、的确良、卡叽布、雪花呢、毛达呢、灯心绒的日子,长长的车队从厂门口一直能排到江边!

  全国一盘棋,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原材料统一由国家调拨,而产品也统一由国家调走,工人工资和生产无关,成本核算由省计委负责。计划时代那火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啊!

  “江总工,江总工?”

  江为勤猛然清醒,这才想起边上还有一位大佬、一位市领导,直到身侧的厂长瞪了自己一眼,这才连忙笑道:“什么事,陆董?”

  “我想问你,你知道不知道现在工厂能生产什么?又有哪些无法生产?”

  陆南问的不专业,不过江为勤却没心思说这些,他叹了口气道:“现在的机器,我也看过。别的不说,就说江浙一带的小工厂,他们厉害啊!工厂不大,但生产出来的东西又快又好,效率上咱们就别提了,成本上也高出他们很多……不过有一点,他们的机器产一些新东西或许不错,但要做棉布系列,我敢担保,全国都没一家有我们厂做得好!”

  陆南微笑了。

  棉布,当然是棉布,咱只做棉布!

  不服?你翻翻两年后的世界纺织品潮流……呃,骚蕊,你竟然不是重生的,那算了!

  参观完工厂,在厂办会议室里与纺织厂领导层开了个碰头会,简单介绍了来意,以及工厂大致改制的方向后,肖汉青和陆南,以及专家组告辞而去。

  晚上,是陆南的工作时间,他关了门,洗了澡,然后拧开台灯,铺下稿纸,开始为汉中纺织厂国有民营项目细划。

  原先做的,不过是一个草案,在无法接触更多内容的情况下,做细是不可能的,也无必要。而现在肖汉青有了尚方宝剑,陆南拿到了汉中纺织厂的详细资料,就可以精耕细作。

  国有民营,是一种落后的,并不能有效提高生产力的生产方式。虽然它改变了生产关系,但是在中国大体制下,这种改变只是表面的。毕竟,上万人的国有大型企业,国家一把甩开,根本没这可能。

  这包袱没人敢接,光是安置下岗职工,就得让人破产!要是市里不给配套政策,不拨配套资金,银行也不贷款,那光凭一万多人买下整个工厂,那不是笑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