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非议圣言(2)
作者:石径荒芜      更新:2024-09-24 08:00      字数:3072
过小心起见,并没有立即发言,毕竟圣人微言大义,不是这般好理解的,若是贸然发话,岂不是出丑让人笑话。

  “这段话难道很难理解吗,我不需要你们领悟其中深意,只需说出个大概即可。”看到大殿上鸦雀无声,没人开口,袁伦皱起了眉头,不悦的道。

  这时就见前排一位学子站了起来,朗声说道:“老师,对于这段话,学生的理解是这样的,说的不当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众人看去,发言的人叫做李元春,也是书院中有名的才学佼佼者,昨天他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同样得到诸多赞赏,不比那陆文鹏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差多少。

  袁伦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李元春就侃侃而谈道:“这段话是说,拥立天子是为了治理好天下,而不是设置天下来为天子一个人服务;拥立国君是为了治理好国家,并不是建立国家来为国君一个人服务,设置官职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并不是设置官职来为长官个人享乐。”

  “不知学生讲得对不对?”

  袁伦听后,一向古板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几丝欣赏之意,道:“元春,你能领悟到这么多,已经殊为难得,十分不错了,坐下吧。”

  李元春坐下之后,袁伦就开始引经据典,给众人仔细讲解起其中的经义。

  “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说到这里,袁伦停了下来,看着大殿诸位学生,发问道:“田圣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而周圣有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大家认为,这两种说法,孰优孰劣?”

  这话一出,大殿上又是一片沉寂,袁伦的这个问题更是大的吓人,可不是有人随随便便就敢非议圣人之言的。

  看到又是一片鸦雀无声,袁伦又问了一遍,不过这个问题实在过于敏感,实在没有人敢随便开腔。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亚圣周至在礼法.论中的话,是确确实实的圣人之言。

  见到没人发言,袁伦就直接开始点名了,叫了一位学生,让他起来回答。

  那个被叫到的学生站起之后,脸色有些苍白,期期艾艾的道:“学生,学生认为,两位圣人说的都大有道理,各有深意,难分高下。”

  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自然让袁伦很不满意,摇了摇头,挥手让对方坐下,又叫起其他的学生,一连叫了几个,而这些学生的回答也大多是含糊其词,和起稀泥,这也怪不得他们,虽然这样的辩论,在士林之中也多有,并不少见,不过那都是有功名位格的人才敢做的事,现在他们都是连童生都不是的蝼蚁,怎么敢随便出语非议圣人之言长短高下,那不是大不敬么。

  就连坐在前排,平时十分活跃的陆文鹏,李元春等几位才学佼佼者,此刻也都集体噤声,不敢多说一句了。

  “江云学生在吗,起来发言。”

  袁伦这时又点名叫了一个名字,叫的正是江云。他此刻叫起江云,也许并不是完全随机的,昨天的那首东风吹,已经在书院传开了,书院教授肯定也有所耳闻,此刻袁伦叫到江云,未必没有一个恶作剧的意思。

  听到教授点名,江云就站了起来。对于袁伦的这个问题,这里的学生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