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阻拦(2)
作者:小盗非道1      更新:2024-09-24 11:56      字数:3247
�者,责任越大,我等修仙问道,虽为求自身长生,但斩妖除魔、拯救世人,也是我等本分!”

  他这一番话说的义正言辞、慷慨激昂,连瞳孔都微微紧缩,似乎再说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安逸却暗自摇头,不敢苟同。

  这世间万物,皆由自身生而存,自身灭而无,人在则万事生演,人死则一切休提。若像翠虚子所说,一切皆以外物为本,那已经是舍本逐末了!

  只不过安逸却并未开口反驳什么,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无论“正邪对错”,那都是他自己的道,别人无权干涉。

  其实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所谓的“正、邪、对、错”。一件事,只要你坚持你是对的,无论其他人什么看法,那你就是对的。怕就怕受环境或他人的影响,对自己所作所为产生怀疑,从而为了迎合众人来改变自己。这样一来,或许在他人眼中你做对了,但于自己而言,却属于迷失!

  所以真正的修行,并非是学习,并非是请教,而是……扪心自问!

  道在天、在地、更在于心!猪狗无“心”无“智”,故无“本我”,故不知大道之妙。是以……

  “若是失去‘本我’之心,即便成佛做祖,也不过空有一身修为罢了!”

  安逸感叹一声,但也知道,这个想法估计没有人会认同。

  还是之前的道理,这世上根本没有“对”、“错”之分,他之修行注重本我,而佛教修行却注重“无我”,两者之间其实很难分出对错,只不过理念不同而已。

  佛家修行,讲究的是五蕴皆空,他们认为,这世界是“空”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人们所见到的事物,都是基于色、受、想、行、识,五种心理、精神现象,衍生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世间一切都是幻象,连你自己都是幻象,所以,只有“空”到“无我”的境界,才能超脱世间黎苦。

  而他所修大道通明录,却认为世间“有”道,但并非天地之道,而是于“我”心中的道。

  简单来说,这天地万物对他而言皆可有,皆可无。但凭安逸心中一念之间而已。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安逸一个想法天下众生乃至包括天地都会消失。这样一来未免太逆天了。

  这“可有可无”,只是说的在安逸心中而已。

  《大道通明录》修到最后,于心中自成大道,自成世界,也就是说,安逸若认为万物皆无,那他就会舍去“外世界”,进入“内世界”。若他认为万物皆有,或许再演化一方与“外世界”一样“真实”的天地也说不定。

  只不过这一切还基于安逸“得道”之后方可,现在的他,还差的远呢……

  只不过安逸此时还有一事疑惑,是以挑眉对凌虚子问道:“你既然决定帮这宋适同度过此难,为何不直接出手,将这陆无踪杀了岂不省事?”

  还是说他别有用心?或者是想做那最危难时刻“吼一吼”的英雄?

  这两个念头在安逸心中一闪而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凌虚子自然也无从察觉。

  瞥了一眼场上陆无踪依然在与宋适同“对峙”,他放下心来。对安逸道:“道友应知:危难之时见本性。这宋适同心性究竟如何,我之前也不得而知。他在惠州所为究竟是由心而发还是为图虚名,我更不知晓,现如今正好遇到这种事,倒不如借那陆无踪之手考验一番。若是为图虚名,这种人不救也罢,若是由心而发,贫道倒想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