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开拍准备(2)
作者:钟离江河      更新:2024-09-24 20:21      字数:3074
��右,2ooo年到现在,教室没有改观的地方很多——这也是达国家的一些特性,他们在最开始做一些设施的时候做得最好,所以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换,换一次会花很多的钱,反而不如一些一穷二白的国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看到有什么好东西,都能直接拿来用。

  要找到那个时代共同的记忆,先一点就是要找到适合的场景。

  经过一番努力地寻找之后,他们在蓉城二环以内找到一个中学,现在刚好遇到中学放假,他们的教室是可以直接使用的。

  不过,等到9月1号的时候,学校又要重新开学,在那之前的8月15号左右,学校就会重新收回去,进行清洁之类的,等学生们重新开学。那个时候剧组必须强行结束所有的事情,从电影预计开拍的八月初到这个,只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所以在时间上需要赶一些,幸好真正在学校这种场景里拍摄的时间也不算多,大家先拍摄这边的镜头,之后转移到其他场景也行。

  其他场景就更容易许多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其他场景反而都要比学校简单,甚至都能在摄影棚里直接布景。

  因此,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之后,场景问题也解决了大半,接下来就是道具,还有群演这些问题。

  道具又包括服装等等很多东西。

  服装和群演的问题重合在一起,因为要拍摄升旗时候的场面,也要拍摄许多的校园生活,这里需要动用的群演少说也要上三百,最多的时候可能需要五六百,而且这些人都需要一些十六七岁、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在寻找类似的群演时候要花上不少的功夫,他们身上的校服也是一个大问题,两千年时候的校服风格和现在不一样。

  这两年的校服偏向于保守一些,男女都裹得越来越严实,两千年的时候,相对更暴露一些,女生们夏季的校服直接就是裙子在膝盖以上的……

  所以,这些校服只能现做……做出几百套校服来这就成为了《那些年》准备上的第一次群体花费。

  还有,群演们的校服凑合做做,一套四百多就能拿下,但几个主演的好歹也得几千——帝国这些年,基础制造业几乎全转东南亚去了,很多时候买这些东西很不容易买到廉价的。于是,场地和校服之类的支出就已经很高了。

  群演和个人演员的片酬也不低……

  这里拍片和李晨灿另外一个时空的那些地方完全没有办法比……另外一个时空,就说找群演,找几个群头,让他们带着手底下的人来就行,那些群演们忍耐力高的很。前世有一次李晨灿他们在横店拍摄一部电影,拍到了水战的戏份,结果有个大牌和导演闹别扭,导演一边安抚大牌,一边为了节约成本不重新布置场景,前前后后居然让群演在水里泡了十个小时!那个群头也有几分义气,过来找李晨灿说情好几次,但李晨灿也只能摊手无奈,他虽然听起来是副导演牛b得不行,实际上他就是打杂的,他顶多跟导演说一下,导演一句话把他顶回来——“多的成本你来给啊?”

  这一句话之后李晨灿也没法再说什么。

  结果那些群演在水里吃的饭,后来每人加了二十块钱作为补贴,群演们也就忘了之前的不爽,也没人给他们维权……

  但是在这一个时空……你那么干试试……立刻就有演员工会把你告个遍体鳞伤。而且,拍戏的时候强制要在五公里之内有医院,强制要有随队医生,演员一旦过合同规定时间就得有加班费……而且,不止如此,如果和演员工会关系不好,你还得防……因为如果剧组没有女人他们会告你性别歧视,如果没有同性恋的话他们甚至会告你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