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 扩散影响力(2)
作者:
钟离江河 更新:2024-09-24 20:24 字数:3058
��有高票房的同时也有好口碑,最好能有一些引申意义。能够有一些人文关怀,涉及到思维深处的感觉,那这个人也会带上几分高大上起来。
而现在李晨灿的几部电影,都是又有票房又有口碑,而且也有着一些人文关怀。引申意义也不小……《那些年》的青春遗憾暂且不说,这个在很多人眼睛里可能难以上台面。可是《无间道》里的无间地狱,《拯救大兵瑞恩》里的人性挣扎,《楚门的世界》的现实折射,还有这里的命运和挣脱……这都充满了一种人文关怀的味道。
最关键的是,这些电影的票房都还特别高!
所以,李晨灿在导演界地位还真是在飞速地提高。
现在,有了《楚门的世界》之后,他的这个地位的程度又往上提升了一大截。
只是,在经过了《楚门的世界》最开始的口碑和票房的绝对巅峰之后,其他的一些差评也在逐渐出现……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部很惹人争议的电影。
这种十分惹人争议的影片,要不就是被捧得特别高,要不就是被踩得特别扁……正如另外一个时空的《上海钢琴师》(1900)一样,爱的人爱得要死,踩的人也特别多(洒家是爱的要死的,看过好多遍)。
《楚门的世界》也遭受了很多的指责。
这第一个质疑,就是对《楚门的世界》里的那个场景的质疑——
“怎么可能有人花费那么大的力气来制作这样的一个节目?而且能有多少人会去看另外一个人吃喝拉撒睡?这有什么意思?再说了,真的按照电影里那样,楚门的世界被一个倒扣的大罩子正罩着的话,里面那么多的演员,那么多的事情……这我估计别说是一个小国,就算是中国或者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都无法维持!光靠广告植入怎么可能回得了成本?”
这样的质疑主要还是沉浸在对电影本身逻辑和合理性的质疑之中,倒是没有太多的人响应——毕竟很多电影都是虚构的,只要完成一个相对合理就行,很难有一丝不苟,一个bug都没有的片子。
对于这样的质疑,很多人都选择无视。
“一场带着怨气的发泄,一次过剩的讽刺!”这是一些人给《楚门的世界》的评价——“李晨灿在这里面似乎对现在的这个时代带着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只不过,其实他不就是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的受益者么?现在的情况真的应该由他来反思吗?”
“李晨灿的这部电影表达出来的事情的确有些矫情……大家都在享受着现在这个时代带来的好处的时候,这部电影却在反思……关键还是李晨灿在反思,让人感觉有些矫情。”
“感觉李晨灿这部电影的很多表现点到即止,让人感觉比较乱……”
“又是一部西方内核的电影!又是一部李晨灿西方内核的电影!果然,李晨灿这个人骨子里就带着西方的东西。甚至于,之前我还奇怪为什么主人公会叫楚门这么奇怪的名字……今天看到英文翻译才瞬间明白,楚门就是an的意思,是真人的意思……”
“的确,《楚门的世界》的西方文化内核真是太明显了……中国人的审美,和西方人的审美其实差别很大,中国人的美学,强调的是美和善的统一,西方人强调的,是美和真的统一……而这无疑就是一个西方式的,逐渐抽丝剥茧,寻找美和真的故事……”这样的说法深度剖析,不过被大部分人斥为装逼……只不过,这也的确在很多人的严重,仿佛一个精准的钢针刺入了《楚门的世界》的心脏……
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