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薛蟠3(4)
作者:慕容红苓      更新:2024-09-24 20:38      字数:10175
说吧,再者,除了要和丈夫商量之外,也要看姐姐和国公府那边的情况了。

  这几年没有联络,她也不大了解那头是个什么情形,再者说了,到底宝玉是不是个上进的好孩子呢?

  可别是姐姐夸大其词,再坑了自己的女儿呢!

  薛夫人想的不少,不过一切只能从长计议。

  至于薛蟠的婚事,她自然是插不上手的,不过想着能否从娘家侄女儿里头选一个出来,王家也是大家族,想要选一个合适的人,其实也不是那么难。

  自己的儿子将来是有大出息的,自然是需要一个官家小姐嫁进来主持中馈,再者说了,薛家富有万贯家财,也要找个靠山,不是?

  王家,便是自己的靠山,也是自己一双儿女的靠山。

  想好了之后,薛夫人对于这些衣料首饰啥的开始上心了,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搜罗不少,这些东西多了也不嫌多,大不了留着给宝钗当嫁妆,那也是极好的。

  这样想着,她看着女儿的神色越发地慈和起来了。

  宝钗似有所感,淡淡的红晕从脸颊上升腾起来,却也增添了几分明艳。

  一家四口人还都挺忙的,这几年不查,竟是出现了不少的亏损铺子,比如说在这姑苏城里,薛老爷哪怕是不动声色,可是转头呢,直接地就去了知府衙门,饶是流水的官员,不过薛家的关系还是在的,所以有了官差的介入,这几年的损失尽管不能尽数找回吧,那也比现在要好的多。

  薛蟠对于父亲的这个做法很是想不通,他们这样的人家,处置几个掌柜的,店小二啥的,哪里需要惊动官府了?再者说了,家丑不可外扬不是吗?父亲这般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薛老爷其实也没有想那么多,不过是思维惯势罢了。

  不过他任由儿子揣摩,许多时候,自己揣摩出来的才是自己的,否则的话,别人告诉你的你砖头就忘,印象绝对不如自己总结出来的那么深刻。

  薛蟠跟在老爷身边,更多的是学习他的手段,他的思想,而不是了解自家生意。

  薛老爷也随他去,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哪怕是将生意都收了,余财也足够薛蟠混吃等死一辈子了。

  再者说了,若果真有了自己的手段,哪怕不是尽数全学了去,那薛蟠也不会饿死自己了。

  在姑苏城里,他们折腾了将近两月的时间,这才清理了蛀虫,理顺了生意,宝钗母女也差不多将这扬州城给混熟了。

  在江南的这地界儿,尤其是在扬州,只怕谁也不敢说大话,说自己就是有钱人,这里一砖头下去,只怕九个人都是大盐商,这些人,才是日进斗金的主儿。

  薛蟠也算是见识了下天底下的极富宝地。

  这些盐商的做派着实地让薛蟠开了眼界,唔,他就是金陵城里来的土包子!

  当然,经济富足,江南的文风自然鼎盛,大小文会几乎不重样儿地天天有,时时有,大家一起谈论国政,探讨诗词,醉生梦死,简直就是享受。

  乐不思蜀哇!

  薛蟠随着别人一起去了几次之后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看来自己以前玩的还是太低端,看看现在的这些人,这才是享受呢,而且还会受到别人的追捧,而不是嫌弃。

  薛蟠瞬间地就决定好了,自己要向着名士的方向发展了,反正他爹也没有逼着他非在科考上出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