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冯玉婷2(3)
作者:慕容红苓      更新:2024-09-24 20:38      字数:5712
p; “你果真想让老三滞留京城?”

  朱常洛神色间果然带出了几分迟疑来,他是最恨不得贵妃母子消失的,如何可能会真心实意地想让福王留在京城?

  “行了,滚蛋吧,以后别做这种违心之事,朕都替你难受,你身边那几个挑唆之人不能留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可别心软,相信朕,你如今不处置他们,往后恼不得自己的小命儿都要送在他们的手里。”

  朱常洛灰溜溜地回去了。

  这样的太子,杨广也只能摇头了,不知道现在培养孙子,还来不得来及啊?

  杨广将7岁,仍旧不识字的孙子朱由校接到了身边来,至于身边的乳母客氏等人一概地发配到了慎刑司。

  朱由校年纪尚幼,杨广觉得现在教导,还来得及,不想太子,都三十多了,基本上也就那样了,所以,还是随他去吧。

  当然,太子宠爱的李选侍竟然暴病而亡,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太医查了又查,最后不了了之。

  朱常洛最为宠爱的便是这位李选侍,不过尽管死了,他也不敢有什么举动,生怕皇父找他麻烦,所以只能暗搓搓地哭上几下,然后消停了。

  至于朱由校,来到了皇祖身边,安排在了乾清宫,由着专人教导他读书识字,这位起步较晚,杨广也不填鸭式的法子,反而为他安排了许多的有趣的活动。

  这位真不愧是有名的木匠皇帝,心灵手巧的很,做起手工活儿来,惟妙惟肖。

  杨广也不阻拦他的爱好,不过引导他将这种体力活当成是放松的玩意,甚至是兴趣来了,和孙子一起刻个印章,雕个玉石之类的,也算是一种难得的放松了。

  朱由校并不笨,性格也没有完全形成,尽管贪玩了一些,不过这在杨广看来,并不是什么坏事。

  民间不是有句话么——淘小子出好的,淘丫头出巧的。只要不出格,就随他去吧。

  不过是个人爱好罢了,杨广并不限制这个,不过功课方面,无论是骑射还是读书,都抓的比较紧。

  朱由校倒也争气,并不觉得这些功课有什么难度,学的很快,杨广很欣喜,看吧,孩子是好孩子,不过是没有人教导罢了。

  万历四十一年,皇长孙朱由校被封为皇太孙,算是彻底地稳固了太子朱常洛的地位。

  儿子在老子跟前讨巧,朱常洛在高兴的同时也隐隐地有些嫉妒,有些着急,生怕一直不满意自己的老爹越过自己,将皇位直接地传给儿子,那可糟糕。

  所以朱常洛也一改往日的模样,最起码在杨广面前,表现了几分大气出来,有了一国储君的模样。

  朝堂上,开仓赈灾之事和补官之事一直都进行的比较顺利。皇帝对于贪官污吏厌恶至极,但凡有一个,清算一个,绝对不留着过年。

  万历四十年开始,皇帝便派了十个所谓的钦差出去,对

  杨广将略显战战兢兢的太子朱常洛留了下来,他觉得有必要和这娃交流交流,给他吃颗定心丸什么的也算是不错。

  不过朱常洛显然并不这般想,偌大是御书房唯有父子俩人,寂静的让朱常洛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声。

  自己是否又哪里做的不好了,所以父皇又要借此发作了?

  这是朱常洛唯一的想法,他一直都在拼命地思考中,拼命地回忆中。不过想到最后,仍旧没想起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