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钱的地步。”
对面的曹操肺管子都要被气炸了。
小王八羔子,你还成精了?你也敢直呼我的姓名?
“曹植,你是不是活腻歪了!”曹操跳脚问道。
可曹植的脸上却是无比的从容淡定:“从来洛阳的那一刻,我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不过有一件事我倒觉得有些和你说说清楚的必要。”
“什么事?”
“当初你让我带兵去樊城救曹仁,结果我因为醉酒最后没有去成。
那次,其实是我故意的。”
曹操目光一呆:“为什么?”
“因为我不想再做任你摆布的棋子。
事实上,在一些事情上我也早已和二哥达成了和解,只不过瞒着你罢了。”
曹操呆呆地看着曹植,内心震惊不已。
这一点,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曹植目光淡然,似乎陷入了沉思。
刚刚的话并非是他故意恶心曹操才说的。
他知道曹操派他去救曹仁,是有再给他一次机会的意味在内的。
但那个时间点的曹植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彻底失败,更没有了争心。
亦或者说,曹植心里清楚,即便自己靠救出曹仁能在曹操面前重新博取回些许好感。但在整体大势面前,也于事无补。
干脆,他就直接以一种自污的方式向曹丕传递了自己妥协的信号。
……
曹植回过神来,继续说道:“其实我和二哥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差,从我感受到我不过是你棋子的那一刻,我们便私下和解了。
只不过怕你再生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在人前我们才会表现出一副冷若冰霜,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事实上也如曹植所说那般,他和曹丕的关系并没有像谣传的那般僵。
包括曹丕称帝以后,曹植还常常上书言事,曹丕每次也都会认真的批阅回复。
况且二人也都有极强的文学天赋,同属建安三子序列。
曹植亦常与曹丕交流文学。
他们之间最大的矛盾点其实是在于曹丕对宗族王侯的条条框框节制。
这对生性浪漫的曹植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况且,曹植始终是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曾多次放低姿态上书乞官。
但这对于“防兄弟甚于防决堤”的曹丕来说,是绝不可能答应的。
因此曹植始终郁郁不得志,又郁结于心,最终英年早逝。
总得来看,曹植与曹丕的关系并不算有多好,但也没那么的糟。
至少在面皮上,他们还算过得去。不像被后世吹嘘的“网庙十哲”之一的杨广,刚一上位,就马不停蹄的对自己的兄弟清算。
而至于后来脍炙人口的七步成诗的典故,其真实性大有商榷。
和章怀太子的《黄台瓜辞》一样,大概率是后人编撰附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