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当心朝鲜人对“红武会”的态度(2)
作者:
请叫我高原红 更新:2024-10-25 07:09 字数:2899
��,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打得溃不成军。
但说句公道话,以后丁卯、丙子、混战,再看后面的金兵,你就很难分辨朝鲜人到底是在演戏,还是真的很弱。
丙子动乱以后,朝鲜沦为后金藩属,经常被迫派兵与明朝交战。
但奇怪的是,这些废物在加入了金国之后,竟然一个个都是骁勇善战,宛若战神。
特别是在大明一役中,据说朝鲜的特种兵就是他们的主要功臣。
朝鲜皇室后裔李渲,曾经为清王朝效力,他在其《燕途纪行》中写道:
“这一战,清君征战我东数千精炮,四五年都没失手过。明师论功行赏,贼首二百两,丽头倍,东将畏于清军之威,羞愧而上,我国养了几百年的军力,却没能派上用场,唉,可惜了。”
朝鲜的宋浚吉,一位显赫的孝宗重臣,曾经说过:
“微臣听得朝廷百姓,见了我们的人,无不痛哭流涕,说:“大明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锦州的陷落;锦州之所以会失守,就是因为你们的大炮。”
在《疏斋集》中,朝鲜人李顾命这样写道:
“星州炮兵李士龙在军,胡人下令放炮,城内百姓高喊:“朝鲜,尔忘壬辰年神宗陛下不仁,今日竟帮着倭寇残害中国人?”士龙不忍心放鞭炮,放了几颗丹药,胡人觉将其斩于大军之前。士龙微笑接受了杀戮,城头上挂着一块金色的匾额,上面写着“朝鲜李士龙”四个大字,后来被朝廷收编。英雄救美!”
………………
“五十两银子,丽头倍一斤。”
朱富贵总感觉,林凡说的都是废话。
只要一打听,就会知道,朝鲜的枪械师,在明朝和清朝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似乎都是朝鲜人写的。
而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明、清、清,都没有关于他们的火炮记录。
从后人对斯密达的性格来看,朱富贵可以肯定,朝鲜人是不是在夸大其词,把他们的实力和实力都给吹大了。
他们一面赞叹自己的枪法高超,一面哀悼大明云,简直就是个疯子。
当然,后来的学者们也认为,聪明的朝鲜人捏造“精炮灭明”,刻意放大自己的军力,以此来威胁李朝皇室,让他们派兵对抗清朝,以报大明的大好情义。
朱富贵倒是有这个可能,毕竟这二百多年来,一直在哭泣,也不是在演戏。
想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无论如何,这些人给洪武、万历、崇祯三位皇帝供奉了近二百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说话的巨人,行为的侏儒,都是指的李朝。
说实话,那些穿着大明服饰的朝鲜使者,一个个哭着喊着,哭着喊着,让他的心都跟着颤抖了起来,这让他很是感慨。
但也正因此,朱富贵才会提醒倭岛的人,不要意气用事,一定要防止朝鲜人打着“洪武”的旗号。
“洪武牌”,就是朱八八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把大同江以北和鸭绿江以南的地区,都送给了朝鲜,然后就把这片区域划为了不属于自己的国家。
朱富贵很清楚,日本海的入口处,是何等的让人垂涎三尺。
纵然朱八祖师真的保住了这一片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