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战场的氛围是沉重的,这对将士们是很大的压力,也是所谓战后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殿下有准备就好,不过下官还是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听了朱瞻壑的计划,郑和微微颔首,带着几分犹豫问出了一个问题。
“不知道殿下对倭寇的问题是怎么看待的?”
“哦?”朱瞻壑闻言挑眉,带着几分不明的意味问道。
“这是郑指挥使的问题,还是说……”
“就是世子殿下您想的那样。”郑和微微低头。
“这样啊……”朱瞻壑脸上那不明意味的笑容更盛。
“那伱回去就直说好了,我曾经说过,解决问题的高效办法就是解决掉制造问题的人,不知道郑指挥使在来时有没有听说过我是如何解决交趾问题的?”
“略有耳闻。”
“那郑指挥使觉得办法有效吗?”
“这……”郑和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高效吗?这是个毫无疑问的问题,朝廷蹉跎了五六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到了朱瞻壑手中前后不过一年的时间,问题就解决得差不多了。
这不是高效是为什么?
可是问题在于,这能说吗?
“无论如何,高效就行。”朱瞻壑没有等郑和的回答,笑着说道。
“我知道郑指挥使你不过是个跑腿的,咱们两人也从来都没什么纠葛,所以也不会为难你,你照实说就是了。”
“况且,对于一个几乎是年年劫掠我大明海疆的烂地方来说,这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此前倭寇对大明海疆的侵犯郑指挥使应该是知道的,至于那些倭寇的构成是不是如倭国所说的那样都是流民海贼,郑指挥使应该也是心里有数的。”
“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此前有安远侯柳升率领船队一直追击到青州海域,大破倭寇,后有我在台州府处决倭寇,这才让倭寇们安分了一些。”
“但前后也就两年,或者应该说一年半,这些倭寇就安分不住了,再次在我大明海疆兴风作浪。”
“除此之外,他们对我们大明所谓的朝奉也不过都是为了利益,每年都拿着一些破烂来换取我大明的赏赐不说,还一年更比一年破。”
“对于这样的从属国,我觉得我的做法才是最合适的,最起码,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可以让他们安分。”
说到这里,朱瞻壑转过身,正对着郑和,脸上那嘲讽的笑容丝毫不加以掩饰。
“若是朝野上下有人不满,那郑指挥使不妨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够解决倭患的问题那就请他们站出来,给个具体的办法和章程,若是不能……”
“那就让他们闭嘴!”
这一刻,郑和突然心中一凛,感觉整个身体从头到脚都凉了个通透。
交趾近乎被烧得一干二净这事儿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郑和自然是知道的,把面前的朱瞻壑跟那场大火联系起来……
郑和突然有了一种名为害怕的情绪。
他是大明走过地方最多的人,见到的人也是最多的,他知道最可怕的就是朱瞻壑这种不惧世人看法、只求高效解决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