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切割,断绝后路(3)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4-10-26 12:43      字数:3414
;“我知道你也想去,不过简笑一人就够了,而且我会让他带上昆扎西,所以你就只能留在这里了。”

  “毕竟,前方,怕是没有人比你和简笑更熟悉的了。”

  祝三凤和简笑闻言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对方,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大仇即将得报的期待。

  当年,他们返回大明的时候,他们凭着大明使臣的身份,顺利的在忽鲁谟斯下船,向北抵达了黑海沿岸。

  自黑海出发,进入地中海,去南美洲,然后返回。

  当年,他们自知不可能在忽鲁谟斯等待郑和船队,所以就从黑海登陆,一路顺着加兹温-木鹿-撒马尔罕一线,最终从加兹尼进入德里苏丹,返回大明。

  过了马什哈德,就是当年他们走过的路了,这条路,他们不仅无比的熟悉,还能……

  报仇。

  -----------------

  帖木儿帝国,大布(不)里士。

  郑和看着面前海马形状的乌鲁米耶湖,心情却极为的沉重。

  他在忽鲁谟斯,自灾民的口中得知大明的皇孙朱瞻壑正在巴里黑赈济灾民的消息,立刻就猜到了朱瞻壑的目的。

  毕竟,朱瞻壑一直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在世人的眼中,朱瞻壑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不仅是大明的杀神,更是一个四处寻衅的战争贩子。

  想来也是讽刺,当年朱瞻壑从征草原、南讨交趾、东征倭国的时候,人们将朱瞻壑看做是救世主,看做是整个大明活得最通透的人。

  因为自大明立国开始,就没有一个人能像朱瞻壑一样,真正的做到虽远必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随着朱瞻壑的征伐之路远离大明,人们对朱瞻壑的印象就从一个普通百姓的救世主,变成了一个只知道打仗的暴虐之徒。

  看起来,这种转变很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这很正常。

  之前人们拥护朱瞻壑,是因为朱瞻壑打的都是曾经欺辱过他们的人。

  草原、交趾、倭国,无一不是曾经进犯过大明的人。

  但是后来,暹罗、南掌、高棉、德里苏丹,以及现在的帖木儿帝国,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太遥远了,遥远到他们甚至有一些国家的名字都不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不会感激朱瞻壑了,反而觉得连年的战争消耗了太多的人口、粮食和各种辎重,他们将朱瞻壑的这种做法看做是负担。

  所以,朱瞻壑从来都没有指望过会有人理解他。

  哪怕,他征讨暹罗南掌等国时用的是乌斯藏都司的人。

  哪怕,他的粮草辎重从不在大明调取,都是从云南以及中南半岛调取,和那些人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哪怕,他进入德里苏丹几乎没有用到任何的将士,也没有任何的损失。

  但是,人们依旧不理解,也不去理解他。

  况且,就算是他们知道朱瞻壑从来都没用用过他们一分,也不一定能够理解朱瞻壑。

  比如,郑和。

  他知道朱瞻壑除了在草原和倭国之外,几乎没有用到朝廷的任何补给,也知道朱瞻壑在拿下德里苏丹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