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建奴探子初现(2)
作者:
韧竹万杆斜 更新:2024-11-01 12:22 字数:2105
>
崇祯有点意兴阑珊,吩咐队伍返回。他转身回宫,其余人等也是如蒙大赦。
众人抓紧跟上皇帝的仪仗,在承天门棋盘街再分开。
然后各找各妈,各回各家,吃饭睡觉打牌,干什么都比在城门楼子里吹冷风强。
文人相轻,文臣也是如此。
孙承宗作为天启的帝师,按理说已经是昨日黄花,就是再有能力,皇帝也不会用你的,这是不用说都懂的道理。
只是谁也没想到,邪门事年年有,新皇帝崇祯也看重了孙承宗。
还是王八看绿豆那种看对眼的。
不带那样干的,老朱家的皇帝都这么有个性吗?
放着满朝正当年,风华正茂,才华横溢,武德充沛的文武百官不用。
非得巴巴地去高阳把这个过气的孙老头,给请过来。
皇帝陛下,您知道您这样做,有多么伤俺们这些忠臣的心吗?
这些文臣心底都泛起酸酸的味道。
都是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寒窗苦读,科考登榜的进士。
都是天子的门生,怎么做官的差距这么大呢。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
远处德胜门里头,白云观旁边一个不知名的茶楼内。
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正在二楼的雅间里,慢悠悠喝茶。
此处是旅蒙晋商范家的一处产业,当家家主范永斗联合其余旅蒙晋商七家。
在京成立了介休会馆,专门互通有无,互相扶助,拆借款项,收集消息,随时关注明廷的最新动向,方便自己的商业调整。
这样的商业性质的会馆,在大明其实并不犯官府的忌讳。
其他地域的晋商在京师都有自己的会馆。
比如山西平遥颜料商成立的颜料会馆,山西临汾、襄陵两县油盐、粮商成立的临襄会馆,山西潞安州铜铁锡诸帮商人建立的潞安会馆等等。
晋商在外团结,互帮互助,互相壮大,渐渐成了大明首屈一指的商帮,而且比徽商淮商更有活力,更多样化。
京师有七成以上的钱庄,也都是晋商在经营。
大冷天,外面寒风刺骨。雅间里,中年文士坐在炕头上,斜靠在靠枕上。
折扇摇个不停,也不知是冷是热。
他时不时点头晃脑,手上还不停打着节拍。
很明显,外面大堂里,戏班子唱的戏很对中年文士的胃口。
雅间布置得甚是典雅,窗明几净,壁间字画名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炕上笑桌上,摆放的是紫砂壶和几个茶杯,一个小厮正在炕下殷勤伺候,时不时续个茶水,捶腿捏脚。
正在文士听得悠然神往的时候。
外面戏班子唱的《空城计》的片段,也最符合一个文人指点江山的心境,可谓挠到了痒处。
突然砰的一声,厚厚的门帘被掀开,一股寒风夹杂着一个壮汉闯将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