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晋商整改,爱看账本的亢同德(2)
作者:
韧竹万杆斜 更新:2024-11-01 12:28 字数:2020
/>
带把的臣子和皇帝几乎见不着面,沟通困难。
司礼监太监是外面人联络皇帝,必须的中介枢纽。
这就无形中给了,太监很大的权利。
可现在的崇祯,不喜欢待在宫里。
又在后宫边上,成立了一个没有太监参与的军机处,设立了密折制度。
崇祯身体力行地告诉臣子,想找到朕聊聊天,很容易的。
只要你聊的事情,朕感兴趣。
如今的司礼监看似一统内廷,风光无两,其实这地位已经不是独一无二了。
每一个司礼监的大太监,都要慢慢体会,这权力的重新洗牌和制衡,带来的不适感。
“那咱们到前面大堂,去会一会那些奸商。
哼,要是放在以前,他们别说见杂家一面,就是来这宝和皇店当座上宾,都是想也别想。
现在就让他们多等一会,一个个急得和孙猴子似的。”
······
宝和店前面的大堂里。
此时已经是人山人海。
这些在京城做生意的山西人,或者和山西相近的商人。
如今济济一堂,也算是一场难得的盛事。
他们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影响京城百姓的日常用度,吃穿住行。
虽然没有专门的统计,可本地冀商和京畿地区的商人。
在这京城里竞争不过晋商,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就拿钱庄典当行来说,自明万历王崇古、张四维这两个官商以来。
山西典当钱庄就是全国最多的。
在京城开设的典当行和钱庄,山西人可以占三分之二还要多一些。
“江之南皆徽人,曰徽商。
江之北皆晋人,曰晋商。”
商人在明末已经在经济上,掌控了大明的经济命脉,而晋商就是掌握北方经济命脉的掌舵者。
官府只是明面上的秩序维护者。
面对经济的发展,他们没有更好的调控能力。
能显现的只有笨拙和可笑。
又或者官府中有一两个有识之士。
做出了一些适合经济发展的举措。
却会因为其调走或者死亡,其政策并没有后续性。
总而言之,和西方比较,大明的商业工业发展缺少由上而下,统合一起,向外发展的合力。
……
平阳商帮粮店大掌柜亢同德,躲在最后面一排的座位上。
他悄悄喝着茶水,时不时要翻一下手中的账本,对近在咫尺的吵闹置若罔闻。
年关将至,正是他这个大掌柜最繁忙的时候。
各地粮店分号的流水账,纷纷送递到京城,要经他这个大掌柜核算汇总后,编制成总账。
再封存起来送到临汾县城老家,交给家主和各房股东查验核算。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