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什么金冬瓜银冬瓜,统统都是朕的,只不过暂存别处(2)
作者:韧竹万杆斜      更新:2024-11-01 12:33      字数:2024
; 这种现象屡禁不止,都是穷闹的。

  魏大伴,你别多想。

  朕说的不只是你一个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朕的宫中光是给,女人用的脂粉钱,就是每年四十万两金花银。

  这是在往脸上,贴金子吗?

  哦,朕下一步要裁撤一下宫中用度,这脂粉钱也忒多了些。

  看看朕那么穷,花销还那么大。

  所以你告诉朕,这富可敌国的晋商八大家,只有这么点银子。

  谁信啊?

  魏大伴,朕需要你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皇爷,确实是有隐情。

  这事情还容老奴细细道来。”

  魏忠贤还是那副,贱嗖嗖的笑模样。

  “这事情赖不着老奴。

  山西老抠,自古以来就是有了钱,就不会搁在外面。

  山西那些藏在深山沟沟里的小县城,才是他们真正的老窝。

  他们会像蚂蚁搬家一样,紧着金山银山往自个老家县城里,慢慢搬。

  大量金银从来是不留外面的,就是影响了做生意的资金周转,他们也是不在意的。

  皇爷说的金冬瓜、银冬瓜的典故,老奴也知道。

  这是晋商的通病,也是优良的传统。

  家中大把的金银挣回来,就不会再花出去。

  把这些金银就地重新融了,铸成一个个三百斤的大冬瓜,放在家中地窖里。

  既能镇宅应急,也能防盗。

  试问没有哪个毛贼,有霸王的气力可以潜入大院地窖,挪动一个冬瓜。

  如今这些冬瓜都是无主之物,就等着咱们去运了。

  老奴一事不烦二主,已经拜托秦翼明将军跟着厂卫的人,去山西起运冬瓜们了。

  呵呵呵,那些山西老抠,做的都是无用功。

  防得了毛贼,却是防不了明火执仗,登堂入室明抢的强盗。

  呸呸呸,说的什么话。

  老奴自扇嘴巴子,竟把自个儿比成强盗了。

  咱们是正经查抄,不法商贩的官府队伍才是。”

  “哈哈哈,你这老狗。

  这强盗比喻不恰当,却是最合适不过的。

  没事,没事,朕不讲究这个。

  朕对于那些卖国的晋商来说,可不就是天下第一号的强盗嘛。”

  崇祯不以为许,相反还是洋洋得意。

  “那就是说,这罚没的晋商财产大头,还在后面?”

  “皇爷圣明,按照那些账房伙计的供认推算。

  这些晋商八大家,在各自老家县城,比如介休,祁县等地的总资产,应该能够超过一千万两白银。

  比咱大明两年的纯银收入还要多。

  老奴提前恭喜皇爷,又喜得一笔巨资。”

 &emsp